年末小结
转眼就要2013了,忽然发现去年忘写年末感言了,老惯例了,在这回忆下。 2011年上半年工作定下了,然后就是打算悠闲的度过大四的时光。 在大四第二学期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锻炼身体,二做毕设,三接触了些人,四是四处逛了逛,在百感交集中结束了大学生活。 11年下半年,主要是到单位,先是集中培训,在大轮岗,小轮岗,碰到了许多荒谬滑稽的事情。 12年继轮岗实习,到九月份顶的岗。两年的时间跑了好多地方,接触了不少人,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
转眼就要2013了,忽然发现去年忘写年末感言了,老惯例了,在这回忆下。 2011年上半年工作定下了,然后就是打算悠闲的度过大四的时光。 在大四第二学期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锻炼身体,二做毕设,三接触了些人,四是四处逛了逛,在百感交集中结束了大学生活。 11年下半年,主要是到单位,先是集中培训,在大轮岗,小轮岗,碰到了许多荒谬滑稽的事情。 12年继轮岗实习,到九月份顶的岗。两年的时间跑了好多地方,接触了不少人,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
最近买了件羽绒服,在这个寒潮来袭的日子里,感觉小温暖。对比在保定买的那件,真心的觉得过去的4+1年的冬天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当初真是脑抽才买了含绒量少的时装款。毕业时把毛衣全给扔了,这件羽绒服出于当被子盖的考虑多花了几毛钱的托运费。不想广州的冬天是这么的冷,每念及此未尝不以被拭泪,想念那北纬十八度的家,怀念着在冬天里穿着短衣短裤踏着人字拖并思考着作为一个男生要不要涂防晒这种高深的哲学问题。比起它明显的缺点,广州的优点也是醒目的。广州可谓人才济济,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人不免会时常觉得自己傻逼,这其实是一个自我批判的过程,越觉得自己傻逼就越有潜力越有提高的空间。话说来到广州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想不对自己的潜力有自信真是太难了。 前天和志俊一起过的冬至,说来也有意思,上大学第一个见到的是他,括弧保安大叔与楼管大叔忽略不计。毕业后第一个见的又是他,括弧同事忽略不计。只是四月份才来广州的他住在中心城区,阳台居然能看到广州塔。而我呢,住在传说中的城乡结合部,公交车居然不能刷卡。每每去找志俊都有种进城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与当年从保定进京还是不同的,当年是农民进城,现在是农民工进城。细心的你或许会问这有差别吗?差别是有的,农民主要会种地,而农民工显然是见过世面的,且具备安规、接电线、操作开关等一系列高级知识技能。难得这次志俊来乡下,很想带他去体验偷菜这项极限运动,无奈该极限运动一般是班组师傅上班时偶尔的娱乐项目,只得改成自行车行了。带他去看了看现在上班的地方,以及办公室对面的景点。不知是不是领导知道我旅游城市的背景,把我安排的到了一个叫小楼供电所的地方,所对面呢是何仙姑景区,是一个道家的小庙,主要供何仙姑顺带供其他七位,一个只有三个小分点三A级景区。据说小楼镇要重点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见惯了五A级景区的人,我只想拍拍镇长的肩膀,对他说,肿年,先种好你的菜心吧。所谓菜心,是指小楼迟菜心,具体细节请找度娘。对于这个菜心个人觉得一般,但不知道为啥小楼的人天天吃这个菜而且仅吃这个青菜,在供电所吃午饭的我也未能幸免,这种感觉怕是冬天只吃大白菜的人才能理解了,但这个年代没有谁冬天还只吃白菜了吧,就连华电苦逼的饭堂都还有个马铃薯、西红柿什么的。不过现在华电的伙食应该“略”有改善了吧。 毕业一年半了呢,看了看上篇日志也有一年时间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在石滩,今年这个时候在小楼,明年这个时候又不知道会在哪里。
毕业有四个月了,岭南的秋天眼看着就要过去,但南方的秋景一直还未到来,想想北方现在应该开始冷了,也快开始供暖气了吧,不知北方的朋友们具体如何了。来到广州后基本上没怎么上网,一来是颠簸琉璃一直没安定下来,二来也就是所到之处上网确实也不是很方便,三来也是最关键的上网其实真没什么可干的,也就偶尔拿拿手机上上人人看看同学朋友们最近都过得怎么样就行了。虽然低调是我一贯的作风,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还是活跃的,所以一段时间的沉默引发了不少朋友的关心和慰问,附图一张: 最近算是不那么安定的安定了,就随便说说近况吧。 七月中旬来到了广州,算上八天的军训一共培训了四十天,之后就是分配大会,分配到了广州管辖的县级市增城,在部门和兄弟单位漂浮了将近两个月后,来到了现在部门的下属部门,石滩所。四个月的时间轴就看着挺短,但期间发生了不少事。细点算来到广州后住的地方来回搬了5次。在培训期间还上台表演了个节目,想来上一次的舞台表演经验还算是在幼儿园的时候。还有特殊的大波浪形情绪线等等等等。未来小半年就在石滩所短暂的安定了,但未来的几年依然是不安定的。现在从事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电工,以后搞不好就是文员,哥的专业从某种角度看上去是给废了。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其中走十分钟,等十分钟,最后坐着中巴穿行在乡村小道四十分钟,颠的和个袋鼠似的。要说近况如何,其实无所谓好与不好,非要说的话,没有不好哪来好,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虽说稀奇古怪的事情经历了不少,但从来都不信命,一切都是不确定性罢了,只能说中奖率比较高。也许其实也是信命的,只是信的和一般说的不太一样,对于过去的叫命,对于未来的叫路,硬币或是骰子在扔出结果之前,不也还是握在手里。所以说,过去的事不必太执着,现在的事不必太在意,以后的事不必太担忧,祸兮福兮不是一时能说的清楚的。总之,珍惜现在把握未来,活在当下快乐至上。
第一次听金莎这首歌,是在大学之初,一天军训的间隙,峰子的手机强力外放,将思绪带回秋前的季节。那个夏天,迈过了高考这道槛,一段煎熬的生活就那样静静的结束,假期里,陆陆续续和许多人说了再见,而后就暂别了故乡,来到这千里之外开始了四年的求识岁月。就在前几天,印象2007上再次听到这熟悉的音乐,不自觉的回想起四年来的点点滴滴。这几年,虽说没有大风大浪,却也是酸甜苦辣,个中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难得今天没有饭局,往后的几天时间也会更加弥足珍贵,乘着今明的空闲,回忆回忆四年来我还有朋友们的那些故事。 07年的夏天,拿到了华电的录取通知书,怀着对这所大学满心的好奇,百度了一下,在华电的贴吧里,发现了07级的新生群,果断加之,开始了半个月的扯淡生涯。我的群名片有点响亮,叫海南天空。也正是这个群名片,为日后我的第一系列外号埋下了伏笔。带着海南的名号,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各种介绍美丽的故乡。没过几天,发现大家对于海南的了解和想象,远比我描述的要丰富多彩。正因为这样,再后来每每有人问起海南,问起三亚,我只说一句:很美,你去了就知道了。然后,一番想像过后,朋友总会说,下次去找你玩吧。四年来,总回答好啊。现在看来注定是要失信于人了。我并没有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朋友们广州见吧。对于广州还不太了解,或许这里没有美丽的风景,但作为一个老城相信还是有其独特的韵味,往后的日子在慢慢品味。说到海南,不得不提的东西是椰子。一次在群里长篇大论剖析了椰子的结构后,一个叫魔之泪的QQ请求好友,验证消息是椰子,一阵胡聊后开口问我要特产,而且别的不要就要椰子,始终记得当时看到这个哥们确确实实笑了许久。魔之泪的主人是尧子,很巧合的成了我的舍友,也是我大学期间好朋友,或许这就叫缘分吧。现在都叫他尧子,但在开始的时候都叫他尧姐,不是单单是因为闷骚,而是因为他对人有姐姐般的关心,对谁都很好,是那种老好人。在我大学最悲催的日子里,尧子替我拜了拜佛,兄弟这是,可我却一直欠他一个椰子。在群里还认识两个人,一个是大我三届的潘学长,读了研,两个月前走了,想去送他不让。其实不送也罢,潘哥签了深圳,两个地方的距离都懂的。还有一个就是电力系风云人物韩队长了我都叫他jay,呵呵,其实他要求的,两人亦是谈啥都行,只是有点遗憾没在一个宿舍,没在一个班级。犹记得高中语文的那篇《十八岁出门远行》,上大学那一刻我也有着这股冲动,父亲死活不同意,在父亲眼里永远是个孩子,四年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一直都是。但,在我眼里,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再是大人了,像是老小孩,每次看到母亲为找一个东西把家里翻个底朝天,老爸买菜又被人忽悠了,是真真切切的感觉父母老了啊。没有在高考信息平台留下联系方式是一个败笔,就这样错过了和老乡们一起北上的机会,每每听到他们说起此事就觉得有些遗憾,索性我最终还是找到了这个口号是椰风挡不住的集体。就这样第一次坐了飞机,第一次离开了海南岛。 出岛第一个到的地方是广州,第二个是北京。广州啊广州,出飞机的那一刻,空气质量确实令我不敢恭维。黑蒙蒙的天空,没有了蓝色,更看不见白云。逗趣的想,白云机场原来只是表达了一种愿景,亚运之后可能好多了吧。在机场附近的酒店呆了几个小时,踏上了第二航程的飞机。白云机场的天空和周遭的破旧是广州这个城市的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北京很快就到了,首都给我的第一印象,无非就一个字,堵。作为岛里出来的小土鳖,从岛南到岛北也就只要四个小时。一个堵车,小时四个半,直接就无语了。这次堵车至今影响深刻,再去北京的时候就只想坐地铁了。颠簸到保定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在夜里找十七舍,四处黑漆漆的,还感觉学校挺大,当然,第二天就明白不过是错觉。敲开324的门,志俊已经先来了,认识这小伙快四年了,还是想说那句被人说烂了的话,他彻底颠覆了我心中东北大汉的形象。。。柜子里的被褥套件确实让我和老爹流了一把汗,分不清哪个是盖的,那个是垫的。好在有志俊,疲劳的我们终于可以睡了。第二天,志俊带着我们逛了逛华电的校园,熟悉熟悉环境,身着海南花衬衫的我还被后勤给偷拍了,一度占据后勤集团的主页,几天后一哥门和我说这样穿像流氓,在舍友的确认下入乡随俗了,海南花衬衫再也没在华电绽放。那时华电有很多现在没有的东西,四餐、老澡堂、六舍下的小超市、保卫处旁的超市、二餐前中行华丽的取款机。说起来更喜欢那时的华电,比起现在的饭堂,我还是喜欢老四餐的味道,那曾经还是老乡会订票的据点。比起新建的澡堂,我还是喜欢那个上午十点开到下午七点半的老澡堂,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周末吃完午饭洗个澡,一觉睡到三四点,全身的疲劳就此消散。比起操场旁的超市,我还是喜欢那两个去教室路上的超市,自习归来吃个夜宵可以少走几步的路。回到宿舍见到了峰子,这个热爱他的家乡不亚于我的义乌男,看到他和来推销的学长还有学姐要价时候的强硬气势,老爹用海南话偷偷和我说这孩子很有生意头脑,这个浙商家庭来的人相对于我们几个,见过太多的东西,以至于我们另外五个长期被土鳖。然后,就是骚哥了,看到他脸上痘痘的那一刻,对他的友好度直线飙升。骚哥父母在外头等着,急匆匆的就走了。第三天,老爹回去了,醒来看到一个爆炸头的大个子在对床的下面,唐炮回眸一笑,何其灿烂,和那痞子的背影很不搭调,这个宁夏人没有辜负西北大汉的名号,倒是多了几分帅气。下午一阵溜达回到宿舍,一帮人围着四号床,中间站着一个表情严肃的同志——尧子,围着他的人无非是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这些人走后,闷骚男本性毕露,没带椰子,但带了椰子糖,还有椰脯,那时起才发现北方人不喜欢甜食,确切的说是在我所接触的这些北方人大部分不喜欢。接着就该军训了,我的大学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写着写着开始啰嗦了,爱回忆、犯啰嗦是老人家干的事,哎,心理年龄不知又老了几许。大四没事的时候总爱倚老卖老,其实都还年轻,往后的事还多着。四年经历了许许多多,认识了不少朋友,本想把故事慢慢写下来,但实在太多了,写个三天三夜也写不完,回忆录还是先不写了。在学校的时间也所剩无几,最后这点时光,还是在校园里多走走,和朋友们多聊聊。而那些没写的故事,就作为和朋友们再次相见时的谈资吧。只是不知那时不记日记的我是否还能记昨日的种种。 大二分了专业方向,造成了我属于两个宿舍和两个班级。 不论是324还是217,在我心中的地位都一样,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那个出门不带手机的坏习惯我早已改掉,以后有事没事常联系。 不论是十三班还是五班,在我心中的地位都一样,在我心中都是最强的班级,客观上我们也有数据支持,从平均学分绩、保研资格数还有考研成功率。这些天南地北的朋友,如果有机会我是真想带你们去天涯海角转转,很想带你们体会体会海南的生活哲学,那样你们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吃饭这么慢,为什么天天睡午觉还有点小洁癖。 还有,就是海南老乡会了。我们这一届很团结,老乡这个词无论到哪都是那么的亲切,尤其是那些真诚待你的。最后一次,我是很想和你们一起火车回去,但父母希望我能在家里多呆几天。所以,这一次我又掉队了,就像四年前的那样。 说起老乡会,不得不提工作,这届一共17人,回海南的也就6个。我可以回去,但是某某公司确实是伤透了我的心,而且伤的不止我一个,放弃的那一刻,视野一下变得广阔,其实我们的选择可以很多。也在那一刻,明白了那些当初好意相劝的师兄的心酸了。运气好,现在的这个工作,除了不回家外,从各个方面于我而言其实都是最好的选择。对于那些想回家的学弟学妹,看着你们老想起自己当初的那份执着,对于某某公司,这有一个血淋淋的案例: http://blog.renren.com/blog/236289580/733505893 看看吧,认清事实只是希望你们多准备一个选择。其实不回海南也是可以的,现实归现实,但方向盘还在你们手中,拿出你们的热情,像你们放倒我那样,把现实放倒,不过现实可没有我那么容易放倒。 四年了,对这个地方,依然水土不服。食堂的饭菜,依然看了就没有胃口。水房打的水,依然有一层厚厚的沉淀。四个严寒的冬天,都是对身体的考验。四个忙碌的夏天,都是对心灵的考验。电力系的学习生活是枯燥的,生活的主旋律听起来就像是黑白色的。但是,在这主旋律中,时不时的有些个插曲,是这些个插曲让生活变得多彩。我就这样收获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最贵重的无非是那些四年来,陪同我成长的情谊,回忆里若没有了你们那就不算是美好的回忆。象牙塔的故事即将曲终人散,一份自学材料的到来也悄然奏起了生命的下一个乐章。彩云之南,才我是心的方向,对于这里我不过是个过客。对于这里的一切,虽然不舍,但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十三班的、五班的、老乡会的散伙饭的都吃了,下面就该兄弟们的散伙饭了。 往后两天怕是没时间了,有的话就提前说了。 这四年,一来我是对得起自己了,二来认识这些个人是值了。 最后一个夏天,我的大学,再见了。朋友们,再见了。 但,请记住,再见不是再也不见。
这一天,有些累。晚上没睡好,早起准备补充材料、答辩。中午吃老乡饭,下午映像.2007。 毕设完了,大学这最后一件需要我认认真真做的事也做完了,就等着回家了,终于可以懒散懒散了。
夜渐渐深了,斑驳的月影下,列车从沉睡着的十七舍旁匆匆而过,静溢的时光多了少许喧嚣,毕设的人也多了几分乐趣。此刻,满天的星辰没了踪影,唯有光芒微弱的朔月独自守候着这片苍茫大地,一切是那么的安祥。 车中远去的过客,这是征途,还是归途?月下独立的过客,这是征途,还是归途?走着走着下个路口就出现在了眼前的不远处,早已决定了方向,却看不清未来路途的风景。然而,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未知的风景或许会困难重重,但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为其若隐若现而忧愁,不如好好珍惜着当下的绚烂,总会出现的东西也还在静静的等待。 夏天的风依然在吹,送走了初夏,迎来了仲夏。仲夏夜的梦刚刚开始,梦醒的那一天即是离别的日子。不会留意那天的到来,就像作梦的人不知会梦醒那般。不会注视转折点的到来,就像路的尽头在那看不见的地方,当真正走到路口的那一刹再回过神来道别吧。也许看上去很理想,但却是最现实的做法。 天即将破晓,毕设的烦恼也好,普尔茶的亢奋也好,其他事的忧愁也好,终于困了,也该睡了,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存在的美好,此时此刻,心在跳,梦无眠。 晚安。
早说过要去合肥找老鸭,这次总算兑现了。晚上修整修整,备了些干粮,加之在南京稍微休息了些,计划第二天直奔黄山。老鸭把一切已经安排好了,深感又是一个靠谱的。不禁想起北京的某个寂寞男,实在不靠谱,去北京找了两次,都把人带去网吧还想要通宵,天天十点后才出门,更无语的是宿舍没交电费给断了电,去了三天有两个晚上是黑的。。。。。。 早起一路颠簸,日到晌午才到达黄山脚下,对于坐车已然麻木。从换乘中心乘大巴到云谷寺,背着几十斤的帐篷、干粮等,开始了我们的黄山之旅。从云谷寺出发,我们的第一阶段路线是云谷寺-白鹅岭-黑虎松-北海,有十七里的路程,后来听山上的驴友说这条是最难走的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进山的时候下着毛毛雨,山里烟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一般,心情特别舒畅。和历史人文相比,还是亲近大自然来的惬意些,回归自然,烦恼全无。黄山真的很美,恨不得把一路上的风景都记录下来。然而时间有限,过于留恋路边的风景难免会影响到行程。爬山的人有两类,一种是以到达目的地作为旅途的意义,另一种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作为旅途的意义。作为第二种人的我,被老鸭骂了一路。其实不是不知道路还要赶,只是美的东西太多,不经意间沉醉,然而醉归醉,终点还在那里,不来不去。路还是要走的,只是想多看看几眼风景罢了。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个旅途,风景还是高度的选择题会长陪伴,直到旅途的终点。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其实高度和风景都要有,不要走极端就好,至于度如何把握,这有一个建议,快乐程度最大化。话说回来,人生如梦亦如雾,缘起缘灭还自在。开心就好,何必刻意去把握,船到桥头自然直。五点的时候到达了搭营点,路上很幸运的看到了云海。只是,路程有点赶错过了些东西。两个人光顾着搭帐篷把日落给忘了,第一次露营,从十度左右的地方进到温暖帐篷的那一刻内心温暖的无比澎湃。然后在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吃着完饭,心情好到了极点。只是下雨的缘故,半夜最低气温四度,两个人硬生生给冷醒,本以为要感冒,却奇迹的没有。前一天下雨的缘故,这天天特别好。四点的准时跳起,直取狮子峰,占据了最佳观测点。然后是在寒风苦苦等待,黎明前的山顶静悄悄,天开始破晓,人也多了起来,黄山之行又一个兴奋的瞬间。回到帐篷小憩了一会,收好东西再次出发。这一天的路线是北海-团结松-西海-排云楼-丹霞峰-排云亭-一环-二环-半谷底-二环-一环-排云亭-排云楼-飞来石-光明顶-天海-步仙桥-天海-光明顶-北海,真是不爬黄山不知道,原来身体这么好。一路上美景不断,路上还结识了同是大四的小何,大家一起几度围攻光明顶,不过这里的可不是金庸笔下的那个光明顶。从小何身上发现原来男的照相也能各种摆。遇见各国的人,其中以韩国人居多,韩国人比想象中要友好,我也就风度的哈你哟哈啥有,韩国阿姨和韩剧里一样相当活跃,险些没掉下山里,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晚上去小何住宿的地方和各路驴友聊天,四海之内皆朋友,发现有几个驴友的文化素质真是很高。晚上换了个搭营点,这次没给冷醒,确给大风吹醒了。清晨再次跳起,老鸭是不行了,独自跑去曙光亭想再看一次红日。只可惜,浮云天天有,日出不常见,阴天来着。回去收好东西找了小何边逛边下山,最后的路线:北海-始信峰-北海-光明顶-鳌鱼峰-百步云梯-莲花亭-莲花峰-迎客松-半山寺-慈光阁站,一路又是不同的景色。自此下山,小何赶车的关系一路上跑得很快,几经崩溃。回到山下,我的鞋也折了半条命,才意识到原来走在平坦的地方如此舒服。 我喜欢山,也喜欢海。九岁前住在山上,有很多难忘的回忆,九岁之后来到海边又有许多故事。如今离开家乡求学有小段日子了,毕业也将去到大都市,城市固然很好,但自然在我心中有独特的位置,等到退休的那一天我或许会回到那有山有水的地方,这之前就将把这情怀寄托在旅行上吧。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爬了黄山,还是想爬爬其他的山,不同的山就好比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地方,要悉心发现才能了解各自的独特。黄山真的很美,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然而要欣赏这种美还需要恬静的心态。第一天还满口失望的小何第二天赞不绝口,可见他情绪的变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非花非鸟缘自人,人不能没有情绪,但也不能让情绪过了头,还是得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啊。旅程中挑山工来来回回,其中还有白发老翁,可见生活的艰辛啊,同样的山对游玩的人和谋生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相信不同的人会有有不同的答案,回到合肥休息一天,踏上返校的火车。 至此毕业游结束,感谢此行陪伴的每一个人,玩到了,学到了,悟到了。写得比较长,供日后回忆用。其实用心经历的东西怎么会轻易忘记,记不住的往往是那些没放在心上的东西。大学时间所剩无几,手头的事还有点多,再开着梦游模式该拿不了毕业证了,果断切到暴走模式认认真真欣赏大学最后的风景,虽然过程有点累,但相信站在终点的一刻,哭也好,笑也好,一路的回忆将溢满我心。
在南京站等了好久,终于等到护法的接驾,开始了南京之行。南京节假日的公交确实让我汗颜,第一次觉得三亚的公交是这么的靠谱。不过毕竟是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底蕴还是没得比。养养老还可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太安逸,然而也有逆流而上的个体。南京的第一站是夫子庙,节假日的出游可想而知,游客像杂草一样堆在每个角落,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让节假日多了种不同寻常的气氛。夫子庙的庙宇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然而儒家文化给了它不一样的韵味,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没治过天下,所以也不敢妄评这句话。但对论语的修身养性的作用还是比较肯定,在大学最迷茫的时间里,偶然买了一本论语看了起来,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明明是启蒙读物,都一把年纪了读起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儒家的东西也不能全信,还是有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出于敬仰拜了拜孔老夫子,然而发现庙里的工作人员完全把孔夫子神化了,对旅游景点的这些行为感到厌恶,文化的东西因该以最真实的面貌来面对世人。而且庙里祭孔的仪式也太假了,起码把帽子戴正吧,不知道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块吗?话说话来,庙里编钟的奏乐挺好听的,只是总感觉缺了点神韵。情感把握不对?我也不太懂。从庙里出来还没吃午饭,找了家店点了鸭血粉丝,确实很不错,特殊的味道都在汤里面。喜欢细细品味,喜欢小口的吃,这样能比较好的吃出东西的味道,而不仅仅是为了果腹,也正因为这个被无数的同学所鄙视。时间安排的原因白天去的夫子庙,错过了夜景有点可惜了,可惜却不遗憾,人生路漫漫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来着,所以姑且留点悬念吧。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旁边的旅馆住宿,从市区去用了两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现在想想北京的交通还是挺便利,首都还算挺给力的。晚上吃完饭K完歌,一个人回到旅馆里呆着。有生以来第一个自己呆着的生日,这一天拉登死了,而我也该沉淀沉淀。 睡醒又是新的一天,前一天的思考似乎起了作用。出发前往中山陵的路上,仔细打量着这个六朝古都。可以说来的季节很对,气候很怡人,很湿润,感觉特别好,可以说和家乡的气候有得一比,脸上的豆豆一夜之间没了,皮肤也没那么干。不禁感叹难怪自古江南多美女。老城的缘故,南京的建筑风格有些乱,不像北京那么错落有致,天津那么新老融合,广州的那么别致新颖。然而,南京却有一个我最喜欢的特色——梧桐树。有谚语说,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凤凰没来,哥却来了。一路感受着滋润的风,来到中山陵,檀香树的气味徐徐而来。切身感受到爱国人士真多啊!在紫金山上留意到了昨天没太在意的雨花石,没有买,因为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是母亲早年来南京的时候带的,早被弄丢了。现在再看见雨花石,忍不住笑了笑,似乎是故人久别重逢。中山陵的耗资巨大,不过从精神价值来说却也值得,如果人人都有种天下为公的心态,那这个社会会少很多问题。中山陵的建设固然很美,可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他老人家真的泉下有知,那天天这么多人来踩怎么睡得着…回到话题,中山岭的顶上视野很广,风确实很大,不会正是大匾上写着的“天地正气”吧,说说笑,我还算是唯物的。国父博爱的精神值得学习,穷尽一生为民的理想主义精神更是难能可贵,只是在这个风云突变的和平时代忧国忧民的思潮难以汇聚。当然也可能只是我自己狭隘的认为而已,不过我倒是希望是自己狭隘的理解。 接下来是到总统府,与紫禁城相比只是很平常的一个院落,然而平静的院落下曾一度把握着一个时代的风帆。一个政治体系取代另一个政治体系也就在数月之间。所以说,得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一方面要顺民意,另一方面还有维持政治体系中的各个集团的稳定。虽说上层建筑的结构很简单,但府衙里的风吹草动即刻间可形成席卷全国的大风。权力的金字塔的稳固有时竟然比民生还重要。政治这东西太复杂,还是做个逍遥人简单快乐,当然想逍遥也必须是在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下。弱弱的说,zhongnanhai什么时候也对外开放一下。 来南京有一个地方对我来说是不得不去的——大屠杀纪念馆。上高中的时候在旺财的灌输下成了一个愤青,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改变,只是多了几分理智。任何事情都不能一竿子打死,日本人有好有坏无可厚非,但从国家角度来说,日本这个国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给温顺的狼喂食的时候不要忘了保护好你的脖子。中日友好在我看来更多的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博弈。文化可以友好,但国家利益半步都退让不得。强敌在身边,同志需努力。一个纪念馆是不可能让大部分日本人忏悔,国家的强大才是真正的根本。相信每一具白骨都有着你我般的人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更有着许许多多的牵挂。人性的扭曲使得生命被漠视,馆里有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我只想说,宽恕是对于那些有悔改之心的人,那些做了恶还不知悔改的畜生对其宽恕无非是在对自己残忍。《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犹如此,吾等凡夫俗子又何必如此宽宏大量。然后又是无奈的公交车回到住处,人在夜晚的心理防御力确实很低,抑郁的情绪突然又冒了出来,果断打开电视发现CCTV-6在放的《新少林寺》,在异地独自看电影的感觉很是独特。每一句话都进到心海,激起阵阵涟漪,冥冥中若有所思若有所得。结尾净觉(刘德华)一句:“一世随缘,随缘一世,才能活得自在。”让我有所觉悟,有些东西本来就没有,有的话是叫缘,没有就是无缘。有或许快乐,但若没有又何必痛苦,毕竟万物本空,做自己该做的,其他的就让一切随缘吧。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也正是这一种随缘不强求的态度。 三号的上午睡到了九点,难得不在七点前自然醒。有些事似乎是看淡了些。看电影有所感悟也算没白看了。和护法逛了逛南信,在南京的几天多亏有这么一个靠谱的朋友,只是有点歉意,平时人懒不常和朋友联系。走前想合个影,可惜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护法不愧是不照相的人连给别人照相也不行,在南京给我照的全是怪异的表情,只能留着自己收藏了。公交车站告别后,去往南京最后一站玄武湖公园。江南的公园和海南的公园风格大不同,整个布局非常广阔,很高的树,玄武门,老城墙,湿润凉爽的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南京要是一年四季的气候如此,还真会乐不思蜀。玄武湖在古代是水兵操练和阅武之地。在古阅武台极目远瞭、环顾四周,天地依旧,湖风仍吹,昔日桅樯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的浩荡已经久远,如今已是供人观赏的公园。溜达了几小时后,离开了南京。去往旅途下一站合肥.
先知后觉玩了好多天,总算是在回校的途中了.回顾这次的旅程,一切太突然.可突然不也正是人生不确定性的体现对吧.火车的行程还有十余小时,对坐惯了纵穿祖国三十多小时的T201/202的我来说真是微不足道.不过漫长的硬座夜晚还是有些蛋疼,打发时间也需要技术,想来想去决定写点东西记录下过去的几天,也算是对关心我的朋友和自己有个交待.宿舍的兄弟们会说我写的东西看不懂,其实现在很少写东西了,要写也不会直白的透露心迹,也就是宣泄下情绪给自己看的,不解释能看懂真意的人还真没遇到过.这次既然是给朋友看的,就不玩隐晦了,走走意识流.手机发日志有字数限制,就分几篇发了.在我看来学和玩其实是关联的,学的好就像玩一样.玩的开心也一样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有个前提,兴趣和意义.所以现在的我会更倾向于去玩我觉得有意义的东西,去学我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说青蛙还是应该到井外看看再决定是否留在井底,人也要多经历才能更好的面对将要出现的选择.之前有两次比较有感觉的出游.第一次是大一暑假去的广州,让岛民的我体会到了见视面这个词.另一个是大二上去的北京呆三天那是一种不同于广州的感觉,两次旅途都影响了我一段时间,然而即便如此之前我还是对两个城市有很大的偏见.然而与前几次不同,此次旅程的经历注定将要影响这一生.旅程真正的开端是在四月中旬,说是冲动也好勇气也罢.毕业游的设想就这样进行着,此前出游都是投靠的亲朋好友,这次本打算自助一把结果最后还是放弃了,原因很简单没人给照相…之前的广州之行和北京之行最残痛的教训就是一张照片都没有…果断不再脑残.几天的时间里四处跑动,保定-北京-南京-合肥-黄山-合肥-石家庄-保定,终于理解为什么老有人说我有活力了,想说其实是心态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