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装了微信的IPAD共用版,打算把原先订阅号里积压着没看的文章都转过去用大屏接着看,这是一直以来希望微信能实现多端共用功能的初衷。在转了一个订阅号的全部内容以后,想着把它删除再转下一个订阅号,可稍不留神把全部订阅号的文章都给删除了,除了印象深刻的几篇外其他的都忘了文章名。在一阵痛惜之后,想通了这次的得失。
   生活就是这样,它快步向前不会理会你是否完成了当下的每一件事,又是否为未来的每一件事做好了准备。如同订阅号上的文章,不管你先前的有没有读完,新的文章总会不断地发来。获得满足感是人的天性,不论是读完一篇想读的文章,看完一部想看的电影,学会一项想习得的技能还是获得一位钟情女子的芳心。我们在充满各式各样的诉求同时,又新增着各式各样的诉求。除了得道大师,一般人是跳不出这个循环的吧,但即便是大师对或道或禅也都有精神层面更高的诉求吧。
   “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别牵挂。”这句后会无期的台词,总感觉不能心领。当然,指的是今天之前。那些失去的文章就已经失去,或者说它们一开始就不属于过去的自己。 诉求可以这么简单的划分,过去的诉求、现在的诉求、未来的诉求。做个比较来说,过去太遥远,未来太飘渺,现在最真切。就比如吃饭,如果昨天想吃川菜,今天想吃粤菜,明天可能想吃鲁菜,不考虑其他外在因素,自己也按时吃药的话今天多半还是会吃粤菜的吧。
   对订阅号,也理应如此。对于文章还是看今天的为主。对于堆积的文章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这些堆积文章的管理及心理成本已经大于未来的知识收益期望了。所以在时间有限,文章无限的条件下,还是不保留了。何况,真正重要的多半会记在心里,而其他没看过删掉的和未来出现的文章具备同样的随机可能性,与其抱旧死守不如静候未来。很多事物也是如此,当条件有限,诉求不断增多时,解决好眼下实在的问题是最关键的,未来自会过来所以不用操心。而对于过去的把握不住的就别牵挂了吧。何况,那些你心底真正的诉求总会改头换面的出现在你的未来。与其三步一回头,不如抛开过去的包袱轻装上阵。
   当然,轻装向前不是一丝不挂,信仰、原则以及梦想这些东西还是要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