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从不缺思想,过去的人或许受困于渠道,而今这个获取信息成本极低的年代里,思想早已不是难觅之物。 信息爆炸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再算上那些落后年代里跨越千年的思想,想要穷尽它们已经不可能了。 再不思考的中国人,也会听过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吧。思想作为思考的产物除了认识世界这个意义外,还有更实际的作用——行动指南。

每个人因应这个世界都会产生行动,应对外在的每一个具体变化决定行动的背后就是思想。既然思想万千,那么当行为的那一刻,我们理应有万千的选择,然而事实却没有这么多选择。

意识层面的思想是没有束缚的,在这里理想国可以存在、天堂地狱可以存在、外星人可以存在。一切的一切只要你敢想,它就存在。 在你的思想里,你可以是全世界最帅或最美的人儿。在你的思想里,你的单位可以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在你的思想里,你的国还能是全世界最公平最公正的地方。

思想的万千来源于思考的万千,思考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本质是一种方法。就像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思想一样,你也可以选择喜欢的思考方法。比如,你比隔壁狗蛋帅你就是全世界最帅。比如,你单位高喊社会责任它就真的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还比如,负面新闻活不过半天半小时的沃土。

一个只停留在脑袋里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好思想,它必须符合客观世界、符合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大白话就是,你想帅好的思想就是能让你帅、你想有钱好思想就能让你有钱、你想服务社会好的思想就是能让你提高社会贡献价值、你想活的有人样好的思想就是能让你有尊严。

从个体或局部的角度看,好坏确实是以个人喜好来定义的。这符合人性的自利,古往今来否认这条人性大话性善论的多是统治阶级。

有意思的是,在承认人性自利的地方发展出了共赢的概念。在另一条人性——理性——的作用下,人们懂得了1+1>2的道理。再然后,多元的价值偏好进入了自利的范畴,更好的思想产生了。

在更大的范围、甚至整体。只要想帅的人就能让你帅,只要想有钱的人就能让你有钱,只要想服务社会就能让你提高社会贡献价值,只要想活的有人样就能让你有尊严。 好的思想和更好的思想自然不是白来的,这其中有无数人的思考接力。思考不可避免遇见偏颇,这不要紧,看看思考的结果,是不是好及更好的思想就一目了然。 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好,没有也不用急,毕竟思考的目的是思想。得益于互联网,这个时代获取思想早已不是难事。需要做的仅仅是判断什么是好与更好的思想,这很简单。 跳出一时一地,看看哪些思想在更长远的时间线上,让你更帅、更有钱、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然后呢? 自然是按这思想行动,看看自己是不是更帅了、更有钱了、更有价值了、更有尊严了。如果不是,那就换一条再行动。 诚然,变好并不是单单一个选择就能办到的,这还需要很多的努力有时还需要一些运气。有概率统计知识的人很容易明白一点,更高的可能性自然意味着更高的胜算。 当然啦,更好的人生也未必非得靠思想。靠运气也是种不错的选择,管你什么短期与长期、思考与思想,行走江湖一字足以, 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