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六日,在北京上了一个大课,一个非常牛逼的大课。虽然很想告诉你们,上完这个课以后变得很牛逼,但现在还不够格说这句话,毕竟才学到九阳神功的心法,这还没开始练呢。之前答应了一起面基学编程的小伙伴要和他们分享,就顺道分享给更多的人吧,反正边际成本也是零,而且要是有人看完以后想去上课,记得推荐人一定要报我的名字啊,你可能会有一本书(大陆买不到哦),我可能会有机会和老师吃一顿饭,你好我好大家好嘛,先谢谢各位老板。
不过我的大脑现在还在懵逼的状态,所以我先不去触碰这块混乱的记忆,明天睡醒再说。这里先分享一下之前的两个联动学习的内容热热身,它们是一本书和一个技能。
书是《学习之道》,作者是乔希·维茨金,通过学习获得了N个世界冠军,是个牛人,书通过分享他的获奖经历来分享了他的学习方法,这次上课检验了一下,有效果,如果你和我及作者一样都是原生地球人的话,理论上应该也有效。书里大概说了这些内容:
作者有两个基础认知:一、对学习最有帮助的是对学习的热情,这是把东西学好的基石;二、渐进理论,它是相对整体理论而言的,就是说事物是可以不断改进变好的,作者想表达的是在热情的驱动下,你能通过不断学习把某一项技艺不断提高。
在这两个基础上,作者通过长期的锻炼完善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融合了知识、直觉、创造力的学习方法。
首先,在学习之前你要让大脑达到一个叫“软区域”的状态,他把大脑的状态分为两种:软区域与硬区域。软区域就是一种比较容易接受新东西的状态,而不会一上来就排斥,是一种先接受再调整的方法,有利于你接受未知的东西。相对的就是硬区域。
再来说说知识、直觉、创造力。知识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想学的技能的相关知识。特殊的是直觉与创造力,这两个词的翻译我觉得翻译的其实不是很恰当。
先说说直觉,他所说的直觉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自己能够感知(动作)细节的一种状态。用跑步做例子,如果没有意识去关注动作在跑步时你只会意识到自己在往前跑,但是在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慢慢的你会注意到左脚与右脚的区别,再来你会注意到每只脚是脚掌还是脚跟先着地,进一步的你甚至能感觉到落地时整个身体的震动,甚至感知到你身体每一个细小的动作。
这种直觉实际上是通过不断的注意细节而形成了一种对“时间放慢的效果”,或者说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更细”或者“更慢”了,如果能补充一些基础知识,不但你的动作能够做得更好甚至能进一步提高感知的灵敏度。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在跌倒的瞬间,能感觉到整个人在下坠过程中时间好像有短暂的停顿,这种感觉其实就是作者说的直觉。你要是运气好到一次都没跌倒过算我没说。作为太极拳世界冠军,这个直觉对他而言,就是在与别人对打时,就是眼里对手的动作一定程度上变慢了。
另外一个词就是创造力,我认为译为常说的心流更好。作者认为,达到这种状态的核心关键在于学习和训练的时候,给自己一种循环的施压和恢复,直白点就是劳逸结合。作者发现,长时间的思考会让他的思考变得模糊,还会让他做出决策的质量下降。所以每修炼一段时间他就会放松,以提高整体效率。这里的放松是有讲究的,那就是让你感到最轻松又能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比如游泳,冥想,跑步,听音乐等等,因人而异,要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过他提供了一种他的方法,那就是呼吸训练,就是每当学习状态下降时,就通过缓慢的腹式呼吸和身体放松调整自己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活动间的心理联系。这样以后在精神进入紧张或疲劳状态时,只要进行呼吸训练,由于心理联系就会很快调整回一种适合的状态,这个方法同样适合工作。作者在比赛的时候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让自己恢复平静,以便更好的进行比赛。
这本书大概就讲了这些东西。虽然这讲的是技能学习,但是很多地方还是可以移动到知识类学习中,这次上大课我就做了些尝试。
在周五晚上,我就按照这个软件区域的理论,对大脑进行了休整,其实也就是放松大脑,不再学习任何东西,也不接受任何强的精神刺激,包括双罗会我都没看。老朋友们都知道我是罗永浩的粉丝,所以你们能看出这个大课在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居然连老罗的直播都不看。不过还是要说一下,上课的时候我依然是懵逼的,好在没有懵的那么彻底,这就是放空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昏死。第二个就是在上课过程中,我使用了呼吸调整法来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虽然这个方法当年看港版天龙八部的时候也领悟过,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就没有用了,这一次发现格外好用,好用的令人发指。
其他的几条,那是往后实践的时候才会用到的东西了,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
千言万语你们还是去看这本书更好些,我始终认为二手知识没有一手来的新鲜。写了这么多读书心得是为了引出下面要分享的一个技能,就像我上大课实践了这本书的内容一样,我看这本书实践了另一个技能——速读。看这本书用了快五十分钟,加上做总结回顾,大概用了1小时20分,理论上可以更快的。点下面的阅读原文就可以看到原文。号主是我上的另一个牛逼的课的老师——Xdite。看与不看,是快是慢,看你们自己了。
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或者后天或者大后天或者心情好的某天再分享这个大课了,毕竟我现在的正事是旅游嘛。什么?我没说是什么课?这明摆着是要吊一部分人胃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