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给“会读书的人”发去的阅读感想被它们发了出来,而且是它们发出来的第一篇读者感想,感觉中了大奖。这篇是《人性的弱点》的阅读感想,链接在这里,我就不贴出来了,饭饭老师做了些删改,所以这篇实际上比我自己的原稿要简洁易读,在这里一并推荐这本书。本来想转到自己封印着的朋友圈,但因为沙发的事情我最终还是放弃了。

我有一个读书清单,虽然大部分还没有读过,但读的也不少。读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挑书的品味,知道那些书好、那些书不好、那些书适合自己读、那些书不适合自己读。清单里的书来源各种各样,大部分都是大V推荐的。读多了慢慢就发现,很多大V推荐书的理由仅仅是“自己读觉得好”,这类书我读的也不少,但很多读完下来发现短时间内对我貌似没有用。不是说读它们不好,但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读那些实实在在对自己有用,而且能够马上融入自己生活的书比较划算。当然,还是我一贯的观点,感兴趣的除外。

这些大V我就举双罗的例子,一个是老罗(罗永浩),他推荐的书基本上是他读了觉得好的,但这些书不一定适合你,典型的就是那本讲分心综合征的《分心不是我的错》。另一个是罗胖(罗振宇),他推荐的书或者说他卖的书,虽然也不错,但更多的是在追逐卖点,早年罗辑思维倒是推荐了很多经典书籍,但现在它们只希望你买它们卖的那些。

一个合格的推荐书的人是怎么样的?那就是:一、他自己读过;二、他认为这本书对你有帮助。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但这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和连岳学的,它们是连岳的荐书标准。之前的《简单的逻辑学》,还有《人性的弱点》都是来自于他的推荐。熟悉连岳的朋友自然也该知道会读书的人,我现在的读书清单就是它。这倒不是盲目,而是像开头说的那样,读得多了自然有了判断力,以我现在的判断力来看,会读书的人推荐的书每读一本,我个人也就更加完善。当然,有时候要是急需一些知识,他们又没有推荐我还是会考虑其他途径,比如上次的做菜书,不吃饱饭怎么有力气看书?

读书很像吃饭,垃圾食品吃多了,人的胃容易出问题。垃圾书看多了,人的脑子也容易出问题。 如果你有阅读习惯,或者有建立阅读习惯的意愿,那么会读书的人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