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了,裸辞。 简单说就是不想干了,感觉难得辞一次,不裸不够酷。

说到这个问题,这里要先给一些还在我微信好友里的前同事们道歉,之前的什么回海南、找好了下家等等辞职理由,全是瞎掰的,再次对不起,确切的说,是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让中老年领导们爽快签字,不要浪费大家的生命。就算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我总觉得要是直接和领导们说我就是不想干了,打算休息下思考思考人生,事情可能没那么顺利,至少我得多喷不少口水,口水事小、时间事大,我还有不少人生问题等着花时间思考呢。

为了尽可能少的忽悠人,离职期间我尽可能回避了很多去向的问题,但还是架不住流言四起,一时间周围充满了离愁,甚至不少人关心起了我的“后事”,包括什么“遗物”处理啊、什么走前再来饭一顿啊、什么十里长街送同事啊。除了最后这一个是我胡扯的,前两个确实让我颇感头疼。当然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们啦,我自己还得用嘛。还有吃什么送别饭啊,我暂时还没想好往哪迁徙呢。庆祝我荣升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真有这么棒,何不一起来high?

扯远了,说回正事。就说说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吧。 一、为什么辞职?

据统计,十个工作的人里面就有八个想辞职,剩下的两个是领导和他老婆。恩,这是个段子,但想辞职这个事情确实很普遍,这也很好理解,早上你想多睡一会,但不得不早起去上班;中午你想来点小酒,但下午的工作又需要清醒的头脑;晚上你安排了约会或者家庭聚餐,但临下班领导告诉你先别走要加班。

对大部分人来说,大部分时候工作是反人性的,所以那么多人渴望财富自由这也有很大一块原因,他们就是想随心所欲的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不上班。然而无论是对于那少部分真正热爱工作的人,还是平常的大多数。他们内心之中都有一架天秤,一边是工作,另一边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工作只是为了平衡另一半的手段而已。当然,这之外还有一些人,比如财富自由又不工作的人,又比如仅凭惯性工作的人,姑且叫他们活死人吧,他们不在这次讨论的范围。

你看,为了维持天秤的平衡,你必须小心翼翼的看好你的工作,不管它是轻松的还是忙碌的,不管它是令你开心的还是令你不开心的,不管它是令你成长的还是令你落后的,仿佛没了它你就失去了生活的基础。即便是换工作,你也要保证下一个工作的砝码到手之后才能把现有的拿开,之后经过一个小小的波动,你的生活将再次回到平衡。这就是你要的稳定,对吧?

对吗?当然不对,我一度也这么认为,但后来发现自己错的离谱。内心里的天秤不该这么用。

这架天秤的左端放着工作,右端放着生活的预期。当你把现在的工作放在左端,而把由这份工作支撑的预期放在右端,天秤必然是大体持平的。为什么?那是因为它们就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啊。一端是月薪过万的工作,另一端自然就是对应于月薪过万的生活预期。一端是高社会贡献率的工作,另一端自然就是对应于高社会贡献率的高社会回报率预期。这种关系造成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当你死盯着天秤右端的生活预期,并且不容许它出现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波动,那么,你必然也就死死的盯着另一端的工作了,即便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可以等价替换它的工作,或者提供更好生活预期的工作。

在维持天秤平衡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在天秤的右端放上不想要的生活预期,那么左端对应的自然是不想要的工作。如果我们在天秤的右端放上想要的生活预期,那么左端对应的自然是想要的工作了。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生活预期是否是你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呢?很多人过早的放弃了思考,特别是关于人生的思考。他们连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都没有好好思考。更不要说怎么要?怎么不要?即便是思考了的人,大多数也就是想想而已,一扭头照样请喝茶看报追剧打游戏去,想想都这么累了,更何况还要他们去行动呢。

现在的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大多数的人过的不好,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懒,包括行动上的懒和思考上的懒,而大多数后天的笨也是懒造成的。不去思考的结果,自然是不知道自己有选择。思考了不行动的结果,自然也就是无法行使自己的选择权。渐渐的你就会把现有的工作及其提供的生活预期当成了唯一,套一段电影台词:“一开始你不喜欢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或许你一开始就喜欢它,但不思考的结果都一样。

若你选择走上另一条道路,成为一个行动的思考者。那么相对于把固定的工作及相应的生活预期长久放置于天秤的两端以保持稳定,你会更倾向于不断审视你的工作、不断审视你对生活的预期。当现有的工作及相应的生活预期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不想要的工作及生活预期时,你不会视而不见或放弃挣扎。当你心底萌生出新的生活预期时,你会试图去寻找新的工作来寻求可能与平衡。舍弃旧的、找寻新的,必然会影响你的稳定,这个过程必然会出现巨大的不缺确定。但,这都是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裹足不前或蒙骗自己的借口。

稳定,是我近些年听过最大的笑话。长期来看真的有稳定吗?如果你和我一样打算活过百岁,那你自然会以几十年的时间尺去丈量过往的历史。你可以试试,假设X是你现在的年龄,Y是你打算活到的年龄,你可以用2017-(Y-X)去看看当时与现在的差距,之后再想想2017+(Y-X)的时候,你会活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想得出来吗?想不出来吧?不为难你了,我们降低难度吧。还是假设Y是你打算活到的年龄,你去了解下现在还活着的Y年纪的老人家,看看大多数的他们的生活状态,然后看看你觉得好的以及过得好的是哪一类人。你要是打算成仙,那你就试试Y-10,不行就Y-20……试到你得出结论为止。你也可以选取任意时间点去观察,但请不要跳出现代商业社会。用封建社会的经验来指导当代社会的生活,你那本来站着的双脚早晚有一天会跪下,只不过可怜的你跪的不再是皇帝。

工作头几年我很努力的尝试把工作和生活剥开,事与愿违,它们绕得越来越紧。后来明白了,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分开根本就是妄想,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工作,等同于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而,生活的预期,则是你当下的生活、一年后的生活、十年后的生活……决定它的是你的三观,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觉得这个世界里什么对你最重要?你想要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个人比较笨,也比较迟钝。在想明白人生重大问题时总是慢那么几拍,导致在人生的路上走了不少弯路,这里要心疼一下自己。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从五年半前入职培训结束时开始,这份工作其实提供的已经是我不想要的生活预期了,只是当时没弄明白,这算无知。三年前我就应该辞去这份工作了,只是面对家人和未来的时候怂了,这算无能。虽然现在的我还有很多的不知道,还有很多的不可以,但我很明确的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不想要什么,我能不要什么,就够了,这些理由足够使我为自己的人生按下一次暂停键了。至于能要什么,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不过,既然走了不适合自己的路,多花点时间兜回来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啰嗦了这么多要是还不理解那我也没办法了,只能再送两个答案了:1、想太多不该想的问题脑子坏掉了,所以傻傻的裸辞了;2、遇到点不顺利的小事情导致情绪失控,所以愤愤的裸辞了。

二、何去何从?

像我们这类内心中崇尚自由、公平、诚实、互利的人来说,接受市场经济思想只欠一个相遇的机会。从接受了市场经济思想开始,离开体制去市场自然就是早晚的事了。而什么铁饭碗、金饭碗、掉地了回弹回来的橡皮饭碗(某领导原话)也确实不是我想要的。

个人倾向方面,首先自然是一线大城市,往后可能会留在广州,也可能往更发达的地方去,但应该不会往落后的地方去,比如,回海南;其次,去有门槛的行业,比如技术门槛及思想门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具有长期价值及加速个人成长的公司吧。这些不仅仅是想法,同时也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具体做什么,还没想好,这是我要仔细想想的问题,毕竟上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近六年没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四处逛逛思考思考人生,同时修补一下几个脑洞还有一块大短板,顺便这几年积攒的仍旧有热情的一些事情做一下。然后,定了方向后会再储备具体的就业技能。所以这段时间我会非常忙,比上班还忙。时间金贵,非诚勿扰,特别是觉得无聊没事干的人,请喝茶看报追剧打游戏去。

一切顺利的话两年内会完成这个职业转换吧,不顺利的话谁又知道呢。不过既然选择了面对市场,过得好不好全凭个人市场价值,我要是过得不好,也只能怨我自己,就如我因自己的无知无能让自己这几年过得如此不开心一样,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