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锤子科技又遇上事了,IOS的插件pin开发者指责big band抄袭。事实上当然是没有,以锤科的调性是不屑干这种事情的。所以,很快前天澄清稿就发出来了。基本解释清楚了没有抄袭的事实,然而在解释之余不但自赞了一把,同时还暗讽了对方。果不其然,昨天半夜开发者发布了回复,虽然他接受了道歉,但又毫无逻辑的表示还是存在抄袭的可能。可以看出来他又一次被激怒了,而这是本可避免的。
做为罗粉(理智粉)后来因为认同锤科的设计逻辑和产品理念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锤粉(理性粉),从老罗说要做手机来就一直关注着。生活上也没少给别人推荐(因为真的觉得好用),因为这没少被讽刺——尤其是前同事。原先我一直认为他们嘲讽是由于听信了网络上的负面舆论不深入了解情况导致的,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事不能怨他们。大众主流本身就是通过舆论来初步了解产品的,他们没有去深入了解产品的义务。对面现今商品琳琅满目的现状,这是很费时间也很费精力的一件事情,只有少数的偏执狂才会这么做。所以,只要锤科要做大众消费品,制造良好的舆论就是锤科自己的事。
锤科是一家用心做产品的公司,然而在公众舆论这一块,直到今天我觉得仍不及格。我当然喜欢老罗言辞犀利的指出滑稽的社会现象、揭开虚伪者的面纱。这会让我觉得看着很爽,但这不是我买锤子手机的理由。作为理智的消费者,应该就具体产品而买东西。不管他的制造者是你喜欢的还是讨厌的。可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这点啊,只要他们不爽你的CEO,管你产品再好他都希望你倒闭。锤黑们就是这样的,正常情况下别人不喜欢的产品,甚至买都没买过怎么会希望你破产?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后来才想明白。这事情只能归咎于锤科自己。在公共舆论方面锤科长年做两件不符合当下大多数国人价值观的事情。一件就是自我标榜,另一件就是直言他人或他公司的不足。这次的朱萧木的回应里就有这两点。自我标榜不同于吹牛,也不同于自我宣传。吹牛指的是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自我宣传是说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自我标榜是通过说自己做的好的事情表示自己与众不同。在中国这种“枪打出头鸟,凡是要低调”的国度里,这一点多少会令大众反感,而直接指出他人的错误或者攻击他人则更是不可原谅了。诚然,这两点作为老罗的个人特质形成了独特魅力,吸了一票的粉。在他们眼里,比起直指他人错误,虚伪者更加令人厌恶。相比面对真相沉默不言的绝大多数公众人物,老罗的自我标榜成了真诚的一面旗帜,这是符合人性的。
然而当锤科继承这两点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除了国企外,大多数私企都是一心一意做客户服务的。在面对用户的时候,你很难找出小米、京东、腾讯这些公司的不足,毕竟人家都是为用户创造了价值,大多数人对他们即使不喜欢也不会反感。然而,锤科一再标榜天生骄傲,我们又体面等等。或许锤科没有这么想,但言外之意不就是他们不值得骄傲、他们不体面吗?作为个人的罗老师可以大胆的做出大公知不敢做而大众又想看到的事情,自然可以天生骄傲。但平心而论锤科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到目前为止除了做出了差异化的精品外,在面向公众需求时是否做到了能够自我标榜的标准?
人是有审美取向的,即便是在美的东西也不一定全部人喜欢。与普遍向往的“真”不同,“美”虽然有标准,但某个标准的美却不是大众的统一追求。所以,但锤科屡次指出其他公司设计“问题”无一例外都招了一波黑。即使到现在,在没有点名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依然在加固着早年的锤黑。锤科指出其它公司的不足并不能获得大众的认同,自然地,它也不能抵消大众对于公开指责它人的反感。更无语的是,锤科屡屡对科技媒体发难。若是老罗通过微博对与个人发难,他人反击最多也就是通过微博。也就是说这是同态的,但对媒体发难,而且不止一家,这完全不同态,锤科的喇叭能有别人大吗?而且这种发难除了加剧对方的“仇恨”外,对锤科真的帮助很大吗?
如果锤科只是做小众消费品,那么自然不用考虑大众的感受,只需要做好大众中的那一部分认同的用户就好。但很可惜不是,小众用户支撑不起在锤科在手机业的竞争力,从踏入这行起注定就是要走而且只能走大众消费品这条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尊重下大众人性的事实,少做一些自我标榜或者暗讽别人这些没必要而且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呢?
哎,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