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两篇里,我们讲了万物集成效应以及否定了人类自我中心论。
经过这两讲的铺垫,我们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的世界观,一种关于人但是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人类身处这么一个世界,它有一个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最基本的“物质组成”,这些基本物质不断相互作用,集成出很多东西,而集成出的东西也这么不断集成下去。
在人类的观察角度,在这基本物质之下是什么我们目前无法观测到。而集成物质的顶端,必须宇宙中心星体,甚至宇宙之间是否也进一步集成出什么也是我们无法观测到的。
只说在我们观察到的两极之间,一切都是集成与聚合产生的,除了我们能观察到的最小级,一切都可以分解。除了我们能观察到的最大级,一切都可以再集成。
人类只是这么一个世界中的集成聚合而成的产物中的一种。这个世界并不是因为我们而开始,也不会因为我们而结束,所以我们没什么特别的。
任何一个人类种族都是可以拆分成个体的,任何一个个体也是能拆分成生物组成的,任何一个观念也都是可以拆分成基本观念的。
总结一下就两点,人存在于一个由基本物质构成,不断发生集成聚合反应的世界中。作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也是集成聚合产生的。因此,人类一切(身心)也都是可以分解的。
当建立了这么一种世界观,我们就能把处理问题的方法抽象成两大类——构建与分拆。
当我们要产生新事物时,我们使用的是构建方法。
当我们要理解旧事物时,我们使用的是分拆方法。
如果说当下的 AI 发展是一种创造意识的构建,那么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就是分拆。
当对意识的零部件认知不足时,我们的分拆就会有很多假设的基础部件,这就导致关于意识的理论各不相同。
然而,当 AI 的发展,实现了一些意识基础的部件(比如视觉理解、语言生成等等),那么对意识的分拆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前面我们说过:
‘当感知感知感知的时候,意识产生了。当意识意识意识的时候,“我”就产生了。’
接下来,我们就会回到“我”,对意识作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拆分,在这过程中你会开始了解,我们在《幸福主义》当中说到的一些方法,为什么是有效的。
因为它们正是符合我们的意识分层运作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