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三十三岁的第二天

昨天我三十三了,也就是说今天是三十三岁的第二天。本来想昨天写这篇文章铭记一下的,但是昨天去外头玩了一圈回来写不动了。所以,就改成铭记一下三十三岁的第二天了。

对于一个爱玩的小朋友来说,一个放好几天假期的劳动节显然比生日更让人欢呼雀跃。于是,一路以来甚至到了成人之后,劳动节对我的存在感依然远胜于自己的生日。你和我说生日快到了,我可能没啥感觉,但是你和我说劳动节快到了,我就知道又该放假了。

尽管如此,有一些生日也还是具备特殊的意义。按照通常的理解,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等生日应该是人生的大节点,你看什么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都是这样的描述。但我就不这么看,生命的密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各不相同。生日的意义更多的在于你对其赋予的意义,也就是存在主义的那句话,存在先于本质。生命如此,生日亦是如此。你看,上面这句话还能这么说,生日先于本质。

所以你看,我在三十三岁的第二天来写这篇文章,也是很符合存在主义哲学的。那么三十三岁对我的意义是什么呢?它是另一个倒计时的开始。正如高三的第一天教导主任给学生们声明正式进入高考备考阶段的那样。三十五岁是中国互联网人的一个大考,而到了三十三岁也就表示距离大考只剩两年了。不论你是科班毕业还是半路出家,这都是面前实实在在的一个槛,假装看不见是没有用的。

这个备考期为什么不是一年,三年或者五年而是两年呢。正如大家一块上的中学,有的人初一就在为高考准备,而有的人高二才开始奋发图强,还有的人在读高四高五….这里面及有外部的影响,也有自我的觉知,当然还有大量的不确定性。个体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发扬考古精神讨论为什么是这个样的,但更重要的是发挥存在主义的精神去把问题解决,并发现其中蕴含着的生命的意义。

存在先于本质,考试先于分数。未来的路在哪里也只有未来才知道,当下能做的除了且走且看之外,也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了,一如既往。

作者

Han Wei

发布于

2022-05-02

更新于

2024-04-07

许可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