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大脑

最近两年 AI 的热度远超从前,并且开始真正进入了人们的生活。AI 翻译过来就是人工智能,也就是人类创造的智能,这里的智能自然而然是以人类自身的智能来对标的。至于是否达标则众说纷纭。很多人认可图灵测试,但也有很多人不认可。然而不管标准如何,以人为对标总是没错的。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工智能能做到人的智能所做到的事情,它就是通用人工智能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人工智能,包括时下(2024年4月)的 GPT 都还不算,因为最重要的一点它目前只能从语料,以及转换成语料的其他信息中学习。这也是杨力昆(音译)的主要观点,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应该能像人一样,不单是从语料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从这个世界中自住学习。不妨想想,人类的任何知识,最开始是从何而来的?是上帝或者外星人送给了人类一本书嘛?不是的,至少对懂科学的人来说不是的。他们最初来源于智力对自然的认知与创造。

尽管如此,另外两位图灵巨头还是从 GPT 中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他们认为人类或许已经找到了那把关键的钥匙,只要时间继续往前走,那扇门很快就会打开。而门后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无人知晓,人类是在拿自己的未来做一场豪赌。于是在 AI 的狂飙中,我们总能看到保守派的呐喊。

这个世界会往哪里去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万物自有其时。我们能真正掌控的也自有自己。虽然如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掌控自己确实也没那么简单。在《幸福主义》系列里,我们强调要过快乐的人生,就需要对自己的内心保持觉察,掌控自己的大脑以及其中的观念。然而,这并不容易。正如我们提到过的,心和脑时刻处于博弈之中,我们的脑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夺取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的心倘若不够强大,那么它很容易就失守,导致我们陷入无明与执念当中。

《幸福主义》系列,讲的就是要过快乐的人生就需要保持自我觉察,并且重点强调保持自我觉察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追求快乐的第一步。至于追求快乐的第二步,我们也用了三篇文章讲了具体的方法。然而我们发现,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方法论层面,不讲解其中的一些更底层的运行原理,我们已经讲解了的方法很多人找不到操作的着手,也无法衍生出更适合自己的更具体的操作方法。

上一个系列我们讲的是“明心”,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见性”了。我们一起来到大脑里看看,来看看这个“我”与“世界”的媒介,来看看心脑战争的战场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里你会理解大脑究竟是怎么工作的,最重要的你会更加理解人性。也许你还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虚无,会明白为什么我们选择主张把追求快乐做为一种人生,而不是其它什么的。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和 AI 有什么关系呢?AI 恰恰是打开这一切自我认知的关键钥匙,它的成功不仅仅是计算科学的突破,更是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突破。是它使得我们更加了解自我,也为我们验证人类历史中,关于人的假想哪些更可靠,哪些更有道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 AI 热度超前的当下,比起 AI 技术,人类更应该关注自身。

AI 注我,而非我注 AI。

幸福主义

这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片文章了,哲学的话题通常不太好写,写了其实也没多少人看,看的又没多少看完,而看完又能去照着做,坚持着做的就更是少中更少。

我们深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袭来。当下的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之外,用于关注自身的时间更是所剩无几。

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下的很多工作时长不断变长、学习任务不断变多、生活需求也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种以掠夺注意力为首要利益的商业模式大行其道。

我们并非要否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及多元商业化的价值与意义。相反我们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很赞同罗素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并且我们也不认为人可以真正的主导外部世界,主导这个世界的进程。群体的行为发展大于个体的总和,那是另一个是维度上的事态演变。并非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从宇宙星辰,万千人潮中去看每一个个体,看到都是渺小与微不足道。世界离开了每一个个体也都将照常运转,就像人少了一个细胞,哪怕是脑神经细胞也无碍于你的意识。

个体的意义不在于外部环境,而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世界看我渺小,我看世界亦是如此。我们不能阻止外部世界定义我们,外部世界也不能阻止我们定义他们,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

当我们觉醒自由意志,当我们厌烦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定义,当我们想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归处时,我们该如何找到答案呢?

很遗憾,这是一个无解的题。因为提出问题的是自由意志,回答问题的是自由意志,制定答案的还是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是可以改答案的。

这并不是一个有答案的问题,甚至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有一个答案的,而觉醒的自由意志除了自己可以改自己设定的答案之外,它更不可能接受自己之外的答案。包括很多人想当然的——生存。

所以与其把这视为一个问题,把生命视作一张答卷。我们不妨把它视为一种提出主张的机会,把生命视作一张没有预设的白纸。四条纸边就是我们与世界的边界,边界之外我们听天由命,边界之内我们肆意发挥。

那么我们要在这张纸上涂抹上什么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要提出什么样的主张呢?是生存嘛?是财富嘛?是真理嘛?

自由意志真的是太自由了,所以你能看到古往今来不同人提出不同的答案。有唯心的、有唯物的、有神创的、有机械的等等等等。相信在未来一定也会有更多的主张出现。

然而这么多的主张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为什么新的主张会出现?为什么呢?

因为对老的主张不满意。年轻人不喜欢老东西们制定的标准和规矩,要自立门户。你看西方哲学的分流、宗教的分流无不是如此。

觉醒了自由意志的人,自然而然知道这是必然发生的。一百个自由意志,必然最终是一百个人生主张。一个自由意志的主张必然和环境对它的局限、它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它是自由的,但它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它是不自由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自由的。四条纸边就是它的边界。因为环境在变,所以我们的主张也会变,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由意志大概率是会改变主张的。

无论是别人给的主张,还是我们自己定的主张,在我们感到不满意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改主张。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你就会发现。我们改主张是因为不满意就主张。再换句话说,是为了——消除不满意。

什么是不满意呢?是一种情绪,具体地说是一种负面情绪。所以,当我们把“消除不满意”,“生存”,“财富”……等主张放一起的时候,我们发现“消除不满意”的优先级其实更高。

而消除不满意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就仅仅是消除不满意,另一种则是找到满意的。同时,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也让我们了解到,心理的活动产生往往也与情绪相关,除了被负面情绪驱使之外,也会被正面情绪驱使。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把作为人生追求的主张,这里的快乐是广义的,正如前面我们对他的定义——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狭义)的情绪。

这种关于人生的主张,其实是一种元主张。它是关于人生的主张的主张。而元主张之外的主张,就退变为追求快乐的途径,比如生存、财富、真理……

在提出这种主张之后,我们也提出了实现的要求与方法,最根本的就是要对自我保持觉察。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说这个,因为它确实非常重要。没有觉醒自由意志的人,通过加深对自我的觉察以及理解,自然也会觉醒自由意志。

对自我保持觉察也就是我们提示的追求快乐的人生主张的方法论,有一个词简单的概括就是——自觉。

而之后我们说的正念也好、冥想也罢、还有心念转变,都是自觉时所具备的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这些能力放过来训练自觉。对于这些能力我们也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自主。

自觉则自主,自主则可以选择快乐。

我们认为过一个充满快乐的人生是一种幸福。

因此,虽然历史上已经有人用过这个名字。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把这种关于人生追求快乐的主张叫做——

幸福主义。

祝开心。

^o^

半杯水的现象

面对半杯水,消极的人会想着没了半杯,积极的人会想着还有半杯——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的老故事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有个陷阱的,那就是二元对立,这是一种观念的陷阱。

我们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一个正念的人会如何看这半杯水?

正念的人看到的就是半杯水,既不是缺了半杯的水,也不是还有半杯的水,就仅仅是半杯的水。

正念是一种当下的视角,观察到什么就是什么。

消极的人是怎么看的呢?他除了半杯的水之外,还“看到”了一个满杯的水,这个半杯水的差距会形成一个“对增量的追求”,也就是我们说过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会产生负面情绪的。

积极的人是怎么看的呢?他除了半杯的水之外,还“看到”了一个空杯,这个半杯水的差距会形成一个“对存量的满足”,也就是我们说过的狭义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正面的情绪。

现在你再来想想,这两种情况,情况一是我们可以有十个装满水的杯子,而现在只有半杯水,我们可以拥有的更多。情况二是我们不但连水都没有,甚至连杯子都没有,我们一无所有。

发现了嘛?除了半杯水这个当下的状态,其他的观念以及情绪都我们附加的,他们无论是基于记忆还是基于想象,都是我们脑运作的结果,这种脑的解释是无穷尽的。

当然这其中脑的运作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基于记忆的前一分钟还是满杯水,然后喝掉了半杯。这种情况下积极的看就是一种想象,消极的看就是一种记忆。这里会有个有意思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记忆呢?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想想,我们就不讨论了。

这里我们要引申的是,还有半杯和差半杯一定就会产生情绪嘛?

答案是否定的。可以把还有半杯和差半杯当作“二次现象”,那么情绪就是脑基于“二次现象的运作”。

如果把情绪当作“三次现象”呢?脑自然会有对于三次现象的运作,比如产生一些基于情绪的行为。如此循环下去,像一个绵延而去的水波。

当你的心足够强大的时候,你就能意识到脑的这些行为,你自然而然也就是能打破这个循环过程。

一种方法是觉知当下停止脑的运作既可,也就是正念或者冥想。这个我们说了好多次啦。

另一种方法也就是观念转换,我们可以很直接的调整自己的观念,但很难直接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过通过调整观念也就是对于现象的解读,也可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比如当你觉察到对于半杯水的不满足导致负面情绪时,你改变一下观念,想着还好还有半杯水,那么你的情绪就会跟着转变。当然,如果这时你会返回去想还差半杯水,那么情绪也会变回去。

再比如,当你追逐一个漫长的目标时,离终点的距离尚远时,一方面既可以将视角转换到已经完成的部分用以激励正面情绪。也可以通过拆分目标,将欲望的完成难度与完成时间减小以避免负面情绪。

还比如,当你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时候,想一想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试一试饿自己几顿,闭一会气,到医院重症科转一转,也许你会发现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好。

还有各种应用我就不举例了,有缘人自行探索吧。

到这里你会发现,观念转变其实不是很难,这是自由意志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能力,难得还是保持对自我的觉察这一条,当做到了追求快乐的第一步,第二步自然也就能做到了。

守住你的心,自然也就能守住你的脑,进一步的也就能用好你的脑了。

心的能量

我们在《心脑战争》里面讲到,脑与心一直在争夺着对于行为的选择权。而一旦脑取得了选择权,那么我们心的感知能力也就被屏蔽了。所以,保持对自我觉察的能力,其实也就是保持心的感知以及对自我行为的选择权。

这正是我们在《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里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自己失去联系也就是失去了心的感知能力,而这也正是我们远离快乐的一种原因。

心与脑都是大脑的功能。虽然我们将他们做了两个角色的抽象,但他们在运作上其实遵循着同样的规则。比如他们同样是要消耗能量的,这是生理基础决定的。所以,心的能量和脑的能量本质上都是大脑的能量,他们是一致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使用的地方。

基于此我们可以列出一条公式:

心使用的能量 + 脑使用的能量 = 大脑使用的能量

将上面的公式变换一下,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心使用的能量 = 大脑使用的能量 - 脑使用的能量

这条公式是我们保持自我觉察,追求快乐的关键,同时他也非常简单。我们前面的长篇累牍,其实你看这一条公式就明白了。

我们说的保持觉察以及正念其实是在说要做到“心使用的能量”大于零。在《一心一时》、《学会停下来》、《正念与冥想》、《慢轻安》里面提到的方法,其实都是把“脑使用的能量”降下来的方法。

可以看到,当我们保持正念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做到上面的两点的,正念是一种强心弱脑的状态。但当我们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要实现人生中的目标时,脑使用的能量就会不可避免的大幅提高,而当这部分消耗的能量等于大脑的可以能量上限时,心的能量就变成了零。我们也就进入到了“无明”或者“妄念”的状态。

所以一个世俗之人,要做到保持自我觉察的能力其实也是很简单,比出家人多做一些事情也就可以了,在前面的文章里其实我们都提到过了,这里相当于做个总结。

一、努力保持自我觉察能力,经常进行正念或者冥想的练习。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脑对心的部分分配能量的优先级;
二、规律生活、睡眠充足、保持营养均衡以及合理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脑的可用能量上限。最简单的方法是保持慢跑的习惯,能做到这一点自然而然就会规律生活和睡眠充足。
三、做事平稳,如果觉察到对情绪、言行、注意力等出现不可控的情况,立即停下来或者慢下来。

对于第三点我们要特别说明一下。当我们对于情绪、言行以及注意力等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下,这表明我们的一部分大脑回路已经不能稳定工作了,这反映了大脑能量的不足。

当能觉察到自我的这个状态时,说明心还尚且留有能量,很多心的能量不够强大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个状态,他们需要在当前脑的惯性停止后才可能意识到这种状态。

但不论是那种情况,当意识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停下来,也就是需要给自己时间休息一下,因为在这种状态之下,人不代表本心不说,还很容易犯下一些无意识的错误。

如果实在不能停下来,那退一步也要慢下来。慢到能觉察到自己的呼吸或者每一个动作的启停。

讲到这里,我想你也应该明白了。

心的能量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你去满世界的找东西去弥补它。只要你稍微慢一慢、停一停它就自动充满了。

天地光明,我性自足。

心脑战争

心念转变指的是对我们的内心或观念进行调整,要对它们进行调整,就需要先明白我们在这里讲的内心和观念是什么。

就现在的科学来说,大脑是我们意识活动的主体。而大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这也是心理学长期的一个主题。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放着不管,做出一个我们自己的假设。当然,是我的假设,这是基于我自己的学习以及经历得出的一个模型。你也可以自己做一个假设。

在我的模型里,我们认知的功能分成两个部分:心和脑。

其中心的部分使我们觉知的主体,也就是最原始的“我”。

而脑就是心的外围,心的所有感知都是脑提供的,同时脑还是思考与记忆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通常说的感受产生的地方。

心与脑的关系和你与世界的关系是类似的。这个世界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你学的知识以及经理甚至情感也都是这个世界提供的,这个世界包含着你的身体。

我们说过,这个世界在大脑中会有一个认知体。本质上来说,你和世界的关系也可以看成这个世界在你脑中的映射和你内心的关系。在这里,你的内心就是“你”。

这种模型在历史上有很多,也有很多种形式,比如中国古代的心外无物,还有希腊的人马模型。这些我们做过多的讨探。

我们在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里面说过的,当你被外在世界卷走而迷失本心进入无明状态的时候。用我们现在的模型来看,其实是你的脑绑架了你的心,换句话说你的脑蒙蔽了你心的感知能力。

你可以这么理解,本来你驾着一辆马车四处看风景,马的方向以及速度快慢都有你觉得,而这时马忽然加速,速度和方向完全脱离了你的控制。这会你的能去的地方,你能看到的风景已经全然不由己了。你甚至忘记了,你本是这辆马车的主人。

当脑并不仅仅是马,它具有思考的功能。或者这么说,你通常以为的思考,其实是你的脑在思考而不是你的心。试想,当你跟着我的文章走到这,或者看一部小说,你的意识过了一遍这个思考过程,但是这个思考是你自己发生的吗?

不是,你的心只具备感知能力。思考不是他们原本的能力。所以去除这脑的思考能力,我们和所有的动物都是一样的。

自由意志是我们心的能力,它不体现在思考上,它体现在感知与选择上。只要内心不死,它就意志具备选择的能力,并能对选择保持觉知。治愈它是怎么选择的,这次我们就不讨论了。

心与脑的战争就是发生在这选择权的争夺之上。

举个更形象的例子,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总,除了你之外还有几个副总。按照正常的架构他们是提供调研和提供方案的,而你是聆听并做出决策的。忽然有一天,你昏迷了。这公司还得进行吧,于是最有话事权的副总就按照自己的方案主导了公司的治理。一直到你苏醒了过来,不论你昏迷期间副总干了什么有损公司的事情或者凉掉了,这一切也最终都要你来承担。

这就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提及的“无明”。

然而脑并不是有意要去夺取这个选择权的,这只是它的功能罢了。真正的问题在于心是如何把选择权给丢了。

你现在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要保持觉知或者正念,其实它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心的感知与选择权上。而我们提到的停下来或者说冥想,它们的目的就是停止脑对心的感知能力的屏蔽,同时把选择权交还给心。

所以像出家人那样过简单而少欲的生活,确实更容易维持心的通明而减少脑的僭越。

但大脑作为进化的产物,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能说他就没有美好的地方么?

所以摒弃脑的功用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让它更好的臣服于我们的内心才是适合于我们大多数人的选项。

而我们之前说的心念转变中的“心”的转变就是要让我们的内心具备更强大的能量,从而得以驾驭运转着的脑活动,甚至能驾驭越来越强大的脑活动。

当你做到这一点后,你会发现你在心的王地与你的身体、大脑活动、情绪感受甚至这个世界(其实都是脑的产物)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屏障,它们再也不能肆意把你从你的王地、你的家中拉走。而你却可以根据需要把他们请到家里来给你加加班。

而我们说的欲望或者说追求增量,你自然而然可以放心的交给脑去落实,而把它产生的负面情绪置之门外。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情绪虽然无法扰乱你的内心的还是有些碍眼,想让脑按照你的要求去工作又不要和你叨哔叨的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心念转变的第二个”念“的转变。

不过要做到念的转变需要内心先要有足够的能量才行,如果不是这样,你和情绪接触的时候你的老总可能就要昏迷了。

前面我们说过保持自我觉察最重要的是保持对自我情绪的觉察,为什么呢?

一方面在于我们追求的快乐里情绪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绪是脑在心脑战争中的武器,那些大脑中的活动正是通过情绪获得心的关注,甚至由此屏蔽了心的感知以及窃取了选择权。

所以无论你是否打算对情绪进行改造,与情绪保持距离不让它把心带走都十分重要。而这也是检验你的内心能量的重要参考。

当你的心无法在情绪面前稳定的保持觉知的时候,意味着你需要给你的内心补充能量了。

如若不然,你很快就会输掉这一回合的心脑战争了。

追求快乐的第二步

上一次我们说了正念的奇迹,也就是一种脱离过去与未来而安住当下所产生的“快乐”。

然而对于不打算出家的我们来说,我们是无法完全的切断过去与未来的。比如你的老板要你写一份年度总结,你孩子的老师让你下周作为家长代表去发个言,还有你手里那不断下跌的股票老是催促你去研判未来基本面的走向。

当然,即便是出家人也不能完全切断过去与未来,只是相对来说我们会有更多的穿越时刻。

但是,当意识离开当下,去到过去与未来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然会产生不快乐的情绪。另一方面即便我们拥有欲望,比如向往着更美好的未来,也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会遭受欲望带来的负面情绪的煎熬。

我们说过欲望会驱使人去寻求增量,进一步的它会通过产生负面情绪来达到驱使人的目的。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对欲望保持谨慎以及对情绪保持觉察的重要原因。

消除欲望自然也能消除负面情绪,但也正如我们说过的,我们并不主张否定一切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是欲望和快乐并不矛盾。矛盾的地方在于欲望带来的负面情绪以及自我失察。

所以虽然我们也主张保持适度而非不断扩充的欲望,但我们实际上并不排斥具体的欲望。这里我们要提出的只是筛选欲望以及减免负面情绪的方法。

欲望产生负面情绪和两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是实现欲望的难度,二是不满足持续的时间。

比如你是一个小保安忽然立志想当中国首富,而且是那种真切的欲望而非说说而已的那种玩笑话。那么想到这个事情你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是无奈感也可能是焦虑感。而如果我们换过来,如果你是中国首富,忽然想去体验一下小保安的生活,那么你也许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新奇感。

再比如,你家隔壁二狗炒虚拟货币发财了,你心想这二狗论学历论智商还不如你呢,于是你也去炒。结果不但没赚,还给套住了。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隔壁二狗盖新屋买新车娶媳妇,儿子都开始打酱油了。而你还在套子里,你越想越觉得生不逢时、天妒英才,你甚至对二狗产生了怨念,觉得都是这小子炒币害得。

当我们提出把快乐作为人生主张的时候,有人说感觉追求快乐不怎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追求快乐这件事情对于不快乐的人来说,它是一种欲望!是的,你没看错。对于不快乐的人增加快乐就是一种寻求增量,它和没钱的人追求钱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了几次欲望与快乐并不矛盾。

然而如果仔细看了之前的文章,以及今天的文章你就会发现。对于我们来说,要做到快乐还是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升值加薪IPO,只需要回到正念或者进行心念的转变就可以。这是一种根植于自由意志的能力,除了自己没人能夺走,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有最后的选择权。

我们并不是简单的提出追求快乐的主张,我们同样会讲述基于这种主张的实践。

正念就是本篇之前我们说的方法,他是追求快乐的第一步的一种延伸,如果你是个出世之人,那么正念(狭义的保持自我觉察)——就是你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后一步。

心念转变就是我们这篇开始所要讲述的方法,它是针对欲望的一剂解药,也是世俗生活中快乐的调味料。

说道这里,我们终于迈出了第二步。

心念转变就是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二步。

正念的奇迹

最开始我们提出了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主张,而后我们明确了追求快乐的第一步是保持对自我的觉知,特别是对自我情绪的觉知。再之后,我们知道了锻炼这种觉知能力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正念冥想。最后我们说到要把正念从正念冥想中扩展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如果你记得正念的概念就是觉知当下,你会发现其实这里我们好像转一个圈。一开始直接讲正念不就行了嘛?

这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本质上不太一样。

正念的内涵其实远比觉知当下要更广,觉知当下只是它在行为上的表现,但它的本身还包含着其它的东西。你可以理解是形而上的,而觉知当下只是形而下的一个方面的描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它既是行为也是状态。

当我们提出保持对自我的觉知的时候,我们是在准确的描述我们很具体的一个目的。这里保持对自我的觉知并没有形而上的含义。我们保持自我觉知更具体的是为了保持对自我情绪的觉知。这里的保持对自我的觉知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所以反思、冥想、正念、日记都可以。而正念的觉知当下,更多的是说你要怎么做,说的是“你”要去“觉知”“当下”。它强调的是主动的觉知行为,并把这种行为做了修行的路径。

我们提到过正念冥想就最能锻炼自我觉察能力的方法也是因为如此。它推崇的正式这种时时刻刻的主动觉知当下,比起反思、写日记等事后覆盘,它锻炼效果最佳。

而且正念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方面。

我们说过,欲望是基于不满足带来的动力,而这种不满足感往往会带来负面情绪。这里我们要补充的是欲望趋势我们的时候,那个牵着我们走的胡萝卜绝对绝对是不属于当下的。也就是说,让你不满足的东西一定是当下没有的。所以你追逐的是过去或未来的一个满足状态。

正念强调的是当下,它会一次次把你从过去或未来拉回当下,这实际上就断绝了欲望的驱使。自然也就能达到祛除负面情绪的作用。

另外一个是,我们将情绪做过分类:快乐的情绪,平和的情绪,不快乐的情绪.

而正念得当时候我们都会处于平和的情绪或者说是无情绪,因为我们说过快乐的情绪来自于存量满足。这是基于过去的,所以正念也会将我们从快乐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正念好像也不太好,但这里我要说明的一点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或者说无法体验。情绪与快乐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快乐的情绪只是“快乐”的一种,没有情绪也能体会到快乐。

好了,还记得我们前面给追求快乐下的定义嘛?

追求快乐实际上包含三点——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到这里你应该可以明白了(也许你不明白)——不破坏平和的情绪为什么也是最追快乐了,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快乐”而不仅仅是快乐的情绪。

最后,你可能会问,既然平和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快乐,那我就保持正念让自己时刻处于快乐之中,不用去创造快乐的情绪不也可以?

是的,你发现了生命的一个秘密,真正的快乐和你的自由意志息息相关。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在一切的境遇中你都可以随顺生命的洪流安享生命本真的快乐。

这就是正念的奇迹。

慢轻安

我们说过,正念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包括了自己的身心活动。

换句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能知道此时此刻自己正在做什么,自己正在想什么。

就拿此时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来说,我的眼睛正在看着我的屏幕,我的耳朵正在听着按键发出的嘟嘟声波,我的手指正在触摸我的键盘,而我的意识正在不断涌现出你看到的这段话。

而当我没有正念的时候,我的眼睛可能仍然对着我的屏幕,我的手指可能仍然放在我的键盘上,我的耳朵仍然也是通畅的,而我的意识自然也在活动。

尽管这些都没有变,但我也许对屏幕视而不见,对声音听而不闻,对键盘触而不知,而我的意识也许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游荡,它可能是当下的时刻,也可能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更可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但绝不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而我们的意识游荡,只会在某个或主动或被动停下思考的时刻,才会再次回到当下。

所以养成每天冥想的习惯,其实就是每天固定给自己一个回到当下的契机,一个给迷茫者找回生命的机会。

停止思考就是意识停止活动,思考也就是意识活动。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意识怎么可能不活动呢?

可以的,类比一下人的可以了。人不活动不一定代表人没了。同样的道理,意识不活动,并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但意识不活动。

这就是自古以来,静坐、禅修、打坐、冥想等一切通过静的方法修炼心性的最核心的关键之处,只此一条。

冥想虽好,但我们仍然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意识活动自然还是需要的。

对意识活动与意识活动停止的配比不同就产生了两大类偏好问题——“入世”与“出世”。

“入世”就是意识活动为主,也就是心系着各种个人、家庭、国家、世界的事情为主,而停止思考这种技巧则是过程中用来调节自我的工具,极端情况就是每日尘劳而不自愈的芸芸众生。

“出世”就是意识停止活动为主,而生存之类的需求则完全只是将就之举。极端情况就是那些进入超脱“状态”的人,当然这种情况过于超脱现实,也就不能用科学证伪了,是不是真的有我也不知道。

出世之人自有出世之人的法子,我们大多数人自然还是入世之人,所以意识活动自然还是我们的不可分离的。

冥想有其形而上的一面的同时也有其科学的一面。换成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冥想的人具备一些科学可以观测到的生理状态,而这些生理状态科学已经证明是对人自我疗愈有巨大帮助的,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的层面。

而有意思的是,这种疗愈即便不通过科学的手段,往往通过身边人的直观感觉也是能显而易见的。这种他人能观察到状态的改变,在古籍中就叫“变化气质”。

也就是说,人借由冥想达到的状态改善的影响是整体的,并不会因为意识再次活动而立刻丢失。

但是,我们这里并不是想强调的这一点。我们想探讨的是一个更大的话题,

我们在意识停止活动时达到这种具有自我疗愈的生理状态能不能在意识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呢?

答案是,可以!如果你认真看了今天的文章以及之前的文章我想你应该已经想到那个答案了。

正念。

为什么可以我们就不探讨了,这有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大量的研究。况且再多的力学分析,也无法让一个一心躺平的人坐起来。反过来说,一个躺平的人想坐起来还需要你去做力学分析嘛?

正念的概念很简单,但是要时时做到正念很难,特别是我们这个以夺取人们注意力为利的时代。他人怎么想我们不管,我们受好自己的内心就行。

停下思考固然能让我们恢复正念,但当我们处于非正念的意识活动时,我们还怎么能意识到停下思考呢。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非正念时刻,而在于正念时刻我们如何保持正念,更关键的在于我们在正念意识活动时刻,如何保持正念?

换句话说,我们如何防止或者减少我们从正念意识活动中离开当下?

答案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慢轻安。

慢指的是我们身体或者意识的活动比我们正常的速度稍微慢一点。

轻安指的是我们让内心轻轻的安定下来,也就是让意识活动轻轻的停下。这也是冥想的一个衍生窍门。

如果仔细大量我们的意识活动,你会发现它其实也是有中点的,正比如我们的呼吸,我们通常都觉得呼吸是不停止的,但是其实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是有一个微小的停顿的,意识活动也是如此。

慢轻安的理念正是在意识活动的每一个小段中,我们要放慢速度,而在达到那个分段点时要轻轻的达到。

而这么一个小轻安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冥想的瞬间。

而慢的理由我们接着说,但是其实到这里你就可以自己从躺着坐起来了。力学分析与否其实不是那么重要了。

正念是需要意识的注意力支持的,而我们说过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同时注意力的转移又有一套固有的机制。而我们又说过保持觉察的能力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保持对注意力转移的觉察,而对当下的觉察正是正念。

这句话其实描述了两个闭环,一个正反馈的环以及一个负反馈的环。而这个负反馈的环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称——因果轮回。

可以看到,我们要维持这个正反馈的环需要三个条件:一、把注意力的一部分放于当下;二、注意力有足够的盈余去知晓注意力的焦点及其转移;三、注意力转移的时候把其拉回当下。

一是正循环的起点,也是我们的自主的主动选择行为,没有正念的初始意愿后面的问题也都谈不上。

三是和一看着类似,其实一个被动的行为。也就是在我们意识到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大脑需要被动给意识推送的想法。这个被动回路的形成需要刻意练习,而可以练习的方式也就是一,主动的多做正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被动推送回路。当然,在形成被动回路之前,只要你主动的正念的这个意识不断,它就会一直在你的脑子里,所以也并不需要被动推送。

所以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二,当我们作出了正念的选择后,让它驻留于意识中,同时能在注意力被转移走之后,且在正念的想法消逝前把它拉回来。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注意力盈余去意识到注意力的转移,那么正念的想法很快就会因为注意力关注了新事物而消退。

说道这里你就该明白,慢就是这个让注意力留有盈余的方法。

而慢与轻安放在一起,就是慢轻安了。

大器免成

踏入尘网中,一去十二年。
复得明心照,过往皆助缘。
浮云绕青山,飞鸟戏林间。
色受行识想,万法归自然。

正念与冥想

我们说过正念冥想是锻炼自我觉察能力的最好方式,今天来仔细说说我对正念冥想的个人观点。

正念冥想其实是正念+冥想,由于冥想的历史更久远一些我们先说说冥想。其实要具体的说清楚什么是冥想比较可能,因为与其说是清晰的定义,他更多的是对一种行为方式的概括。与它有关系的词也不少,比如坐禅、坐忘、静坐。

很显然这几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却是对同一种行为不同角度的描述。坐禅就是坐着禅定,坐忘就是坐着忘我、静坐就是安静的坐着。更有人又起了个名字,坐享——坐享其成。而冥想的字面意思既有深深的思考,也有停止思考的意思,还有深深想象的意思。如果考虑想象和思考是两种不同的行为,那么最后这一种也是停止思考的一种特殊情况。

所以,停止思考,这也是我对冥想的理解。不但要停止主动的思考,也要停止被动的思考。我们说过注意力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客体,因此思考活动必定会占用注意力,所以冥想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释放注意力,让潜意识中的感知与想法得以浮现。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冥想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坐着!而且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冥想,当然开车干活的时候还是不要冥想了,冥想要在安全与无害的情景下。排队、坐公交、等红绿灯等等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冥想主要保持觉知。这也就是冥想与睡觉的不同,睡觉只的就是觉知能力的关闭。而保持觉知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念,正念就是保持觉知。而正念与睡觉的中间状态就是我们一再提及的无明。

与冥想相同,出了睡觉意外我们也都可以正念。吃饭、散布,甚至开车干活也是可以的。正念与思考是不冲突的。

正念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包括自己的身心活动。这自然也包括了我们最为关心的快乐的路标——情绪。

冥想能让我们潜意识中细微的想法与感受浮现,配合上正念的觉知,我们就能认知道这部隐秘的自我。一来我们可以看清他们是怎么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二来我们的正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强到一定程度即便不是在冥想,我们也能觉察到这些细微之处。

最后我们再重温一下这两个概念,冥想就是停止思考,正念就是觉知当下。

学会停下来

每当我和朋友聚餐的时候,我的女票就会担心我吃不饱。因为我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与人交流的时候,总会力图把脑海里浮现出的观点详尽的表达出来。本来如果只是一个观点还好,但不幸的是人的思维是一个链条,一个观点之后会跟着一系列相关的观点,这导致我说起话来常常停不下来。用我女票的话讲,就像大话西游里唐僧,受不了的时候真想一巴掌抽过来。

好在和我吃饭的老友们都是文明人,被人抽嘴巴子的事情还未曾发生过。但仔细想想,每当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还有菜品的味道如何。当然空肚子的事情也没发生过,因为老友们看我滔滔不绝也总是会提醒我吃东西,但细细想来,他们是不是在暗示我,你该停一停了?

无独有偶,每当我打游戏、追剧的时候。也是每每停不下来,打完这个关卡马上接着下一个关卡,看完一集立马开始看下一集。对于这两种情况就怨不得我了,现代娱乐深谙人类的上瘾机制。通过对人类欲望系统的利用,人类就想被胡萝卜牵着走的驴子。

好在人类不是驴子,自我觉察能力或主动或被动的是能意识到自身当前的状况。当然,能否意识到正在被欲望驱动与能否祛除欲望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之前讲过了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想讲的是,在认知系统收到当前正在被欲望驱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停下来。

当我们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就破除了欲望的控制。然而实际情况常常是这样的,我们认知系统让我们意识到正在被欲望控制,或者更直观的体验就是正在上头,或者上瘾的时候。没过多久我们又继续当前的行为了。行为或者说行为后面的注意力是有惯性的,如果我们认知到当前的行为后,没有立马去驱动注意力,我们注意力很快就回到先前的目标事物上。

所以要打断当前的上头行为,我们必须要有效的控制注意力,让他远离上头的事物。而注意力是有意向性的,因此这就意味着要打破注意力先前的惯性,我们就必须讲注意力投注到一个我们选定的事物上。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个人对注意力控制能力的不同,它会有挣扎,最终也可能失败。但请不要气馁,我们对于注意力的控制能力是可以提升的。无论是通过自我觉察能力培养的主动练习,还是这种被动的实战时刻,我们对注意力的控制会越来越强。

转移注意力的目标对象有很多选择,比如可以抽自己一嘴巴子(微笑)引起的疼痛,或者是身边百无聊赖的猫猫,又或者是天边的云朵。只要能安定我们的注意力,都是好的对象。而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我们自身,而且也不需要真给自己一嘴巴子。将注意力安定在我们自身除了避免注意力回到上瘾的事物上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觉察自己的状态。

当我们上头时,我们自身并不是平静的状态。无论是身体上的呼吸,还是感受上的情绪。我们就是处于这么一个不那么平常的状态之中,当我们关注自身的时候我们就能“看见”这些不好的状态。这些状态是一个整体,呼吸是情绪在身体上的一种关联反应。这种神奇的反应在于,你可以通过主动去改变呼吸进而改变情绪。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里想说的就是——做深呼吸,这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其它事物上不具备的一个特点。当然,这也不是必要的。即便不深呼吸,呼吸自身和情绪也会自然平缓下来。甚至一些熟悉的事物,也能加快自己的平缓。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透过呼吸我们能直到自己平缓到了什么程度。

当我们停下来之后,我们就摆脱了欲望的控制,此时我们可以平静的审视我们现在上头的事物,看看它是不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如果是的话,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心态去做它,将满足欲望的出发点转变为由快乐触发的出发点,如果不行那就在保持自我觉察的状态去继续。

一心一时

六月天的早晨,云朵早早就开始在天边追逐,那嬉闹的欢笑犹如刺眼的阳光,将熟睡的人唤醒,似乎在说,起来呀,一起来玩啊。就连身后的凉风也不甘示弱,一个劲的推着尚处疲软的身躯,仿佛只要张开翅膀,它立马就能将人送进蔚蓝的怀抱。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凉凉的清风,还有自由自在的我。一切都是本来的面貌,无论昨天我们从哪里来,也不管明天我们会到哪里去,我们共度此时此刻。不恋过往,不迎未来,一心一时,一时一心。任它天地风云变,此心安处便是乐土。

一心不灭,则乱象无生。世间有太多的美好,我们也向往着太多的美好。见一朵美丽的花儿,就想着觅下一朵更美的花儿。刚爬上一座山头,转眼就奔向下一座更高的山头。一朵又一朵的花儿,一座又一座的山头,我们追求着什么,又好像没追求着什么。

我们追求之物永远都为了下一个追求之物存在,我们的心看似在此刻,实在下一刻,永远到不了的下一刻。我们用心于事物,又好像没有用心于事物。我们有心,又好像没心。人只一心,心无二用,二用则无心。有心看花,则一朵花有千万刻美丽的瞬间。无心看花,则千万朵美丽的花只有相同的一刻。

用心体会,世间美妙不过如此。
一心一时,一时一心。

自我觉察的培养

在《追求快乐的第一步》的里,我明确了追求快乐的第一步是保持对自我的觉察。而其中重点是对自我情绪的觉察,除了情绪之外的自我觉察是为了处理情绪信号提供附加的信息。为了强调情绪信号的重要,这里重申一下把快乐作为追求的人生主张的内涵——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

另一方面,即便不是为了快乐,不论是把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保持对自我觉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内心明净,失去自我觉察也就是失去了我们本心,失去我们的本心我们也就很容易失去重要之物。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与自己失去联系的状态,在《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里面我讨论过了这种状态,这里就不赘述了。

知道了自我觉察的目的和自我失察的风险,我们需要再进一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自我觉察。严格的说,自我觉察其实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你能关注到身体的感觉、能关注到升起的情绪、能留意到闪现的想法,也就是你能觉察到发生在自己变化。

这种状态是一个宽广的范围,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变化都能有所觉察就是所谓的念念留心,而对一切变化都没有觉察那就是所谓的脑死亡了。保持自我觉察本质上就是要维持这种状态,维持的越长越好。而在做到时时维持这种状态之前,能在特定时刻能进入这种状态是最近的目标,对于追求快乐的我们而言,重点就是不快乐的情绪出现的时候,贪婪、愤怒、害怕、焦虑……

自我觉察的主体是意识,感知和认知作为意识的两个基本功能,它们都具备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试想一下,当你走在马路,忽然头上飞过一架直升机,你不由自主的抬起头看了看,之后想起来你还在过马路,于是又把头拉回到了对路面的关注。在这里感知与认知先后完成了对注意力的转移。

感知是被动进行的,很多时候也不会转移注意力,而是自发的就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了处理。只有当觉得事态紧急时,才会通过转移注意力将认知能力定向调动过来,这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就会顺着这个注意力的方向去处理事物。我们有时觉得注意力的不集中其实是感知系统过多的转移了注意力。而对生活的麻木不仁,则是感知系统在有的完全被忽视了。

而我们提到的情绪正是感知的对象之一。很显然,无论是被感知系统转移走注意力,还是忽略感知系统的信息都是无益于我们的,也就是放任情绪以及无视情绪。所以自我觉察的实质就是收到感知的信息,同时不丢失对注意力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力。这就是自我觉察,认知能力对于感知以及注意力的认知。

由于注意力是认知的基础,所以对注意力的认知其实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加上我们说过感知和认知是意识的两个功能,所以这里我们又绕回来了!自我觉察是对意识活动的认知。这里的认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利用认知能力去觉察,另一种是利用感知能力的注意力调用机制,触发认知能力进行觉察。

我们的认知系统大部分时候都进行着工作,所以主动的利用认知能力觉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注意力单一时间只能作用于一个客体,因而长久的保持自我觉察状态只能通过第二种方式。而第二种方式又反过来只能通过第一种方式来练习。所以第二种觉察是我们的目的,而第一种觉察是我们训练的方法。

举个例子,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感知感受到这种情绪后,会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攻击性的事情上,比如骂人甚至攻击他人上。而这时我们的认知系统没没有觉察这一点,它更多的是在想怎么骂人这种策略性问题。而如果我们能在生气时将认知系统转移到生气这个感受上,由于注意力的单一性,我们就不太可能骂人,而是开始思考应对生气这个感受的最佳策略。

这就是培养觉察能力对感受被动觉察的溢出。我们不会被情绪带着走,而这就是追求快乐的基本要求。当然,这一点不那么容易做到。大多数我们生气的时候,都会带着攻击性的行为,这是进化留下的先天反应。索性的是,我们对感知系统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塑造的。这种方式正式通过第一种主动的觉察来形成条件反射。

只要时常主动的用认知能力去觉察自己的意识活动,尤其是包含情绪在内的感知活动。渐渐的我们就会锻炼出对自己意识活动的条件性觉察,而非原始的条件性反应。对追求快乐的我们而言,就是我们不会再忽略那些不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不会应激性的被不快乐的情绪带着走。我们能审查自己的情绪并用理智去选择最合理的行为(包括不行为)。

觉察能力的培养具体有很多形式,比如反思、比如写日记,而最合适的是正念。正念的概念正是对应着对自我保持觉知,反思和写日记相比,正念是对当下进行的训练。而对当下进行的训练,会使得被动的觉察也是当下发生的。正念可以和很多行为结合,比如正念冥想、正念吃饭、正念散步、正念跑步等等等等,一切的当下皆可正念。

而正念冥想是其中最好的形式,因为它对自我的主动觉察最为细微,因而培养出来的自我觉察能力也最为通微。

追求快乐的第一步

在上一篇《你快乐吗?》里我提出了人生要追求快乐的主张,我认为这是同时符合人的先天天性以及后天理性的一种积极的人生选择。它是一篇从理性出发的文章,目的是为了开宗明义去除生活中的诸多表象回到生命动机的本源。这不免使得它显得过于抽象,但这种抽象的不可避免的。对于具体的人我或许可以告诉他那种痛苦可以避免,那些快乐值得他去追求,但对于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除了情绪本身我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

人和人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人和人的情感则可相通。一个喜欢吃咸豆腐脑和一个喜欢吃甜豆腐脑的人,他们味蕾的经历肯定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喜爱的情感却是相似的。你无法通过描述的形式,去告诉喜欢吃先咸豆腐脑的人甜豆腐脑是怎么怎么的好吃,反之亦然。你能说的只是吃这个会让你产生好吃的感受。还是同样的道理,我无法通过文字、大量的文字让你理解到追求快乐的快乐究竟有多快乐。我能告诉你的最多也只是有追求快乐的这种人生主张而已了。

虽然我无法直接传达给你真正的快乐,但我可以分享你追求快乐的方法。也许当你过上了追求了快乐的人生,你也就能理解追求快乐的快乐,甚至惊奇为什么追求快乐是这么奇妙,进一步的再次阅读《你快乐吗?》,然后明白原来一切原来是如此的自然,一切都是我们自小就有而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丢失的东西。现在仔细想想,除去那些不正常的家庭环境,是不是大多是儿童都是快乐的呢?他们是不是对生活充满好奇,永远充满精力呢?

我们成长的同时不断收获了新的东西,但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这也许是成长的代价,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丢弃的东西我们是可以找回来的。只是这里需要我们先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你而言快乐是不是最重要的事物。这也正是我的主张,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选项,而且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的第一选项。对于那些生命里的有比快乐更重要的事物的人,衷心的祝愿他们在追求重要事物的同时也能收获快乐。这当然可能的,因为大多数时候快乐和很多事物并不矛盾。

当再次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出发点后,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自己是不是在追求快乐?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追求快乐”的内涵。我们上一讲说过,快乐是对存量的一种积极情绪。我们应用一下这个定义,他的逆否命题——消极的情绪就是不快乐的,我们同时把没有情绪当作平和。所以追求快乐实际上包含三点——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捎带的说一句,这也确定了我们对不同欲望的不同态度。

追求快乐的这个内涵,告诉了我们追求快乐的标准,也明确了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一步——保持对自我情绪的察觉。但仅仅只是保持对情绪的觉察是不够的,因为情绪并不是独自存在的,它往往是有关联物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情绪应该叫做情绪信号,它是“人事物”给我们发送的信号。比如快乐就来源于每种“存量”,害怕就来源于某种威胁。再具体点,但我们看到自己的手指流血,我们会产生恐惧的情绪。所以我们追求快乐对情绪的三种处理,实际上是以情绪为信号,去对具体的人事物产生行为(包括不行为)。

由于一切客体最终都会在我们的大脑里形成对应的“知觉物”,换句话说叫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所以,除了保持对自我情绪的觉察外,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身体保持觉察、对自己的身心感受保持觉察、对自己的意识活动保持觉察、最后是对自我的存在保持觉察。这些我们合并起来就是——对自我保持觉察。

对自我保持觉察就是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一步。

你快乐吗?

你是否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又是否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场下问过呢?
比如尝试新馆子的时候,
又比如肆意散步的时候,
还比如追逐人生目标的时候,
最后,是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
有人说人走得太快时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要我说应该是时间流逝的太快时要停下来问一问自己的灵魂,
你快乐吗?

人生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但人生一定是有目的的。
生物在具备内在的生理条件,同时也面临这外部环境。
两者决定了生物层面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目的——生存,这是写在我们的本能系统之中的。
然而生存并不总是生命的第一目的,他会受到生理系统中更高级的层次的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动物的情绪系统,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抑郁症。
需要提出的是,抑郁症不单只存在于人类之中。
在此之上就是理智系统,人生是否有意义就是这一层做出的判断。
也正是理智系统,让人类得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对情绪系统的影响进而影响本能系统。
也就是说,理智系统具备调度情绪系统做出自我牺牲或者自我救赎的能力。
然而理智系统并非任何时候都处于主宰地位,甚至它最开始进化出来的时候也仅仅是服务于前两个系统,更直接的说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对于羸弱的理智系统,功能或许只是用以认识环境调整对环境的反馈。
再强大一些的,则能认识自我,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能认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得更好,甚至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个层次的理智系统更多的还是顺从,顺从于本能,顺从于环境给予的设定,也就是他人赋予的人生目的也许还有意义。
理智系统再强大一些,就会进入到一个分水岭了,它开始质问生存的目的,开始思考一切的意义。这也就是隔绝绝大多数人和绝少部分人的虚无主义的河流。
横渡河流的旅程是艰辛而痛苦的,于是很多人退了回去,回到了对生活的顺中之中。而另一部分人,则最终到达了彼岸。他们把自己渡河的经验扔了回来,有意思的事,这些经验使得很多人有了更好的顺从在河岸这边的理由,而最终又是由极少数的人借鉴着这些经验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到达了彼岸。
渡河的关键在于自由意志,在于自由意志对自我价值体系的选择。
意识到虚无,才能意识到存在。安于既定存在的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只是一种顺从。

可是无论顺从与否,生命也都是有其主张的,当然这也是生活的主张。无非就是顺从者的主张,来自于本能、环境、教育。而不顺从者的主张则是把本能、环境、教育等主张作为选择的选项,甚至于创造出一些新的选项。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其生活中的主张也不禁相同。按照我们的环境来说,主要是这几个,责任、金钱、玩乐,梦想。
他们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生命的第一驱动力。
然而以他们作为第一驱动力的过程中,更深一层的我们究竟得到了么?又或者说是什么驱动着第一驱动力?
答案有两个,欲望与快乐。

姑且叫他们元驱动力吧,他们是独立的两股力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他们是生命的设定,没有这两股力量,行为和生命不会呈现出目的性。他们决定了生命是否展开某些行为。
其中的欲望设定在于增量导致的满足,而快乐设定在于存量导致的满足。
欲望会驱使人去获得增量,而快乐则会让人停下享受存量。
另一方面,欲望会在情绪系统中产生负面的情绪能以督促人去行动,而快乐则之后激起正面的情绪能量。欲望之所以会产生爽的感觉,关键在于负面情绪消除的那一刻,好比你背了一百斤的背包走了一路,之后把它给放下,那一刻的轻松自在就是爽,只可惜这种感觉不能持久,无法和真正的快乐相比。
他们是独立的两股力量,所以他们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比如一个人肚子饿了,这个时候饥饿的感觉就是欲望的体现。然后他去吃了一顿饭,如果这顿饭的味道不错,而他又没有囫囵吞枣,而是像一个孤独的美食家一样,细细品味着每一口,那么这个过程里他收获到了两种的满足。
值得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力量都是中性的,也就是说欲望和快乐是没有道德评判的,真正产生道德评判是事实的性质决定的。比如一个人满足于他做了一百件好事,而另外个人满足于他做了一百件坏事。他们都是快乐的,但是在道德上显然又截然不同。
这和一个人赚钱,还有一个人尽职工作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给纳粹认真工作赚钱财富而图害犹太人的员工,显然不能说是一个好人,这里只是想说驱动力本身是中性的。

正如饿了人要想吃饭,进而吃到了好吃的美食,生活也可以满足欲望并获得快乐。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这里的快乐只是欲望的随机附带品,负面情绪才是欲望真正驱使我们的能量。
所以我们主张生活应该去追求快乐,而非欲望。当然,生命的必须欲望还是要去满足的,因为这一部分的欲望本身也不被我们所控,饿了就要吃饭,困了就要睡觉。
但是另一部分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些通过利用人脑缺陷持续产生对增量的需求无限放大和拉长欲望的行为,我们应该要想办法避免。
另一方面,我们主张生活应该要去追求快乐,而非金钱、梦想、责任。因为这些追求本质上都是通过欲望与快乐激励我们,而欲望我们也说过带来的实际上只是负面情绪,也即爽不过三秒。所以直接追求快乐,其实更符合我们的本性,这些只不过是达到快乐的途径和工具罢了。而且他们也未必会给每个人都带来真正的快乐。
满足好必须的生存欲望的同时找寻让自己快乐之物,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富必定是在追求快乐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水平的,因为财富不足会导致一些基本的欲望无法满足,而无法满足的欲望会持续产生持续的负面情绪。佛教徒可能会说,你可以把欲望砍了呀,这一点我不认同,我们不寻求过多的欲望,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说基本的欲望还是要满足的。
王阳明最终抛起两家,就是觉得两家想念父母之情,孝敬父母之意,有违良知。违法良知人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你就知道良知其实是欲望,觉得某件事情应该完成从0到1的一个增量满足。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其实快乐是一种更根本的主张。六年前我打破思维的牢笼,想明白了人在选择价值体系的时候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留下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用自由意志改怎么选?
今天我的答案就是按照让你按照快乐的方向去选。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家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哲学最终都是基于让他们自己快乐而提出的。
那些还在虚无主义河流里的人,顺着快乐的方向或者痛苦最小的方向应该能到达快乐的彼岸了。
快乐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存量产生的满足情绪,他最弱的形态是平和。它产生于我们的情绪系统,而情绪系统是可以被理智系统塑造的。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不单可以通过在有限的选择里让自己快乐,还能通过自我修养让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多。
去追求让自己快乐的事物,不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或是准备要做什么,都问问自己。
你快乐吗?

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

人是有意向性的生物,所谓的意向性指的是我们的意识总是投射于某些事物。而注意力,则是控制我们的意识作用于何处或者何物的能力。

原来我们说过了一些注意力的特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想说的是注意力的对象之一,也即我们自己。

注意力绝大多数时候会将意识带离自我,或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或被内在的观念所俘获。无论那一种都会将我们带离“我们”,进而陷入一种无明的境地。

无明前面的文章里我提到了几次,它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失察。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行、听不见自己的心声,犹如上了发条的机器,无意识的推进着自己。

我们说这就是和真实的自己失去了联系,甚至和真实的世界失去了联系,犹如梦游一般。

忙碌的生活是如此,亢奋的集体是如此,破旧的文化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毒,一种把人变成行尸走肉的病毒,看看周围的世界吧。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追逐什么嘛?

你的内心真的认可你的追逐嘛?

你有多久没有听听他的声音了?

当一个人与自己失去了联系,他就把自己交了出去,被某种自我之外的事物所牵引。

好一点就是无意识的行尸跟着意识流四处漂泊,差一点就是尽职的机器人任由领袖遥控。

只要我们的内心还在呐喊,那怕是极其微弱的声音,我们都还有觉醒启蒙的可能。

而当我们的声音还在对我们的行为发出不满的怒吼,而不是满足的快乐之中。

我们就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一驱动力,我们就还在被外力驱使着,或者说我们并不自由。

真正的第一驱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和自己保持联系才能听见他。

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才能去自由的做存在的选择,赋予自己生命非凡的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一省,我在做什么?

二省,我想做什么?

三省,我该做什么?

此之谓,心外无物。

第一驱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最近这些年我开始羡慕一种人,那就打从内心深处或者说灵魂的尽头就是赚钱的人。

其实仔细想想,好像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是啊,总有那么些人游离在这个特质之外。

我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吧,本来吧我也不觉得这是个事,毕竟人各有志。毕竟生物的基因和文化的基因总会出现那么些个特别的现象。

可是社会的整体不是这样的,社会的整体有它的运作模式。而钱以及金融的出现真正让社会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它是社会运作的润滑剂,更是社会有机体的血液。

在钱的催化下,资源得以调配,生产的得以分工,大家也在专注于自我价值创造的同时,得以用钱去购买服务,解决自己能力及时间之外的问题。

虽然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确实能解决许多问题。以前一个人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感觉,但当考虑成家之后,诸多的现实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让人得出了这个结论。尤其是当个人的时间及能力在面临的问题前达到瓶颈时,如果可以通过钱去购买对应的资源及服务从而使人得以解放出来,藉此再次获得短暂的自由,那钱则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即便道理如此浅显,有的人也还是难以将赚钱作为生命的方向。因为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智的问题,这更是过往经历造就情绪问题,它深埋于潜意识之中,难以撼动,难以改变。期待着某个突然出现的事件去激发它是不切实际的。何况,当我们深究下去,赚钱究竟是目的还是工具?若不再需要钱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可能抱有什么样的目的去存在呢?

我相信,在这种状态之下,还是有人会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就像那些仍旧需要钱去解决诸多问题的人也未必能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一样。

王阳明说: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本性。既然有着自己的本性,那就不用强求,若是只狗,则不要想着自己能像猫一样能爬树。生命自有其模样。

好在我们不是狗,我们是能思考的人,想爬树可以架梯子。

为了赚钱而赚钱似乎不是我的本性,为了其他目的而赚钱似乎也不能长久的唤起我的激情。让我像罗老师那样背负六个亿激起强烈的冲动更不可能了。

我不禁要想,不禁要问,在别人一心赚钱的时候,我的内心在寻求这什么?什么事情能让我披荆斩棘的勇往直前且乐此不疲?

每想到这里,我就真诚的羡慕那些一心赚钱的人。不是因为赚钱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能不断收获的那份乐趣。

这类能驱使自我的主动力量,就是人的第一驱动力。有的人是想赚钱,有的人是想获得幸福感,有的人是想理解这个世界……

这是一股真正的力量,是那种能让人从冬天清晨暖和的被窝跳起身来冲向现实世界的原动力。

古往今来多少理想主义者在它的驱动下,别说是钱了,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只为了那生命的理想。

月亮与六便士一定不可兼得嘛?为什么人要把自己局限在二元化选择之中呢?

赚钱一定要放弃理想?追逐理想一定要规避赚钱?

显然不是的。

我相信罗老师在运营子弹短信、鲨纹科技、小野科技以及交个朋友的时候,驱使他的不单单是赚钱,更多的是偿还债务的道德感,也许还有心底深处那再次向理想冲刺的呐喊。

找到自己的第一驱动力,在它和赚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全身心的投入到那些能带来收益的理想当中,这需要技巧也更需要智慧,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自己真正的第一驱动力是什么。

为什么要问人生的意义呢?

前篇一: 人在选择价值体系时的自由意志
前篇二:我读《世界为何存在》:体验比结果更重要

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又为什么要问人生的意义呢?

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古往今来有不同的人对此进行过追问,也试图去作出回答。

很显然,这是个开放的问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一以贯之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同样的人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答案。

我在这个问题上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有时抄抄被人的答案,有时创造出自己的答案,更多的时候则是无言以对。

这个问题也许是这么一个复合题,先给自己找出一些选项,然后再从这些选项里选一个。选项可以不断的添加和删除,伴随着选项的变化也需要重新选择,特别的是当觉得没有合适的答案的时候可以不做选择。

人生有什么意义就是这么一道古怪的题。有的人并没有留意到这道题,另一些人留意到了,但是并没有试图去揭开它。而那些专注于这道题的人,又再不断的修改着自己的答案,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们为什么要去解开这道题?我们又是如何意识到这道题的呢?我们为什么要去问人生的意义呢?

风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吹拂,花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开放,雪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飘落,月亮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升起。能问出这些的是人,也只有人。那个能问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且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的人。

人为什么会问为什么呢?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呢?

问为什么首先表达了人的一种能力,其次为什么表达了发问人的一种意愿,一探究竟的意愿。

对于这种能力的探讨还是留给科学家们,而意愿的探讨则扪心自问即可。

有时它是一种好奇,是它问出了风为什么会吹拂,问出了花什么会开放,问出了雨雪为什么会飘落,还有月亮为什么会升起,当然还有人生有什么意义。

有时它是一种质疑,质疑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质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城市,质疑为什么生在这个国家,质疑为什么要活着。

一念之差,天堂地狱。当我们好奇时,我们积极探索。当我们质疑时,我们消极抵抗。相同的是理性运行的方式,不同的是灵魂深处的底色。

那些不关心人生意义的人,生活并不会有什么额外的贬损,他们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着,就像风花雪月一般。

那些好奇人生意义的人,生活也并不会有什么额外的贬损,然而他们在存在的同时体验着更多超然的事物,他们会在春天细嗅盛开的百花,会在夏天感受拂面的清风,会在秋天举杯天边的明月,会在冬天惊叹皑皑的白雪。他们好奇是因为他们感慨生活中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美好事物,而人生为什么又能去享受着它们。

而那些质疑人生意义的人,生活或许只剩下无尽的不如意,在灵魂的世界中一片灰暗。

未曾质疑人生的人生是幸运的,因为质疑往往意味着苦难。

质疑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若人生的成分里只有质疑则何其悲哀。

苦难不可避免,但质疑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除了问为什么的能力,生命还馈赠了什么给我们?

自由意志。

不论身在何处,遭受何种苦难,只要灵魂健全,自由意志就不会被毁灭。

只要有自由意志,我们就能作出超越苦难让灵魂快乐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理解生命的可贵,发现自然的美,学习艺术的美,赋予战胜苦难的意义,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爱…

让灵魂快乐的事物既是美好的事物。

当脑海里再次想起那个人生意义的问题时,我会这么告诉自己。

努力过一段美好的人生,不断发现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即便深处苦难之中。

好为人师是种病

我这人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喜欢教人做人的臭毛病……

这么说可能有点极端,柔和一点说就是好为人师。按理说,我这么个年纪、这么个人生阶段不应该会有这个毛病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染上了。等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犯病许久许久之后了。

什么叫好为人师呢?就是爱教别人,教别人做人、教别人做事。在我认识到自己的这个习惯之前,我对它的理解是爱真理、爱分享、看不得别人犯错。

且不说我认识到的真理究竟是不是真的真理、我分享的东西是否是值得分享的东西、我认为别人可以避免的错究竟是不是错以及是不是真的对他只有不好的地方。即便上面这些都是肯定的回答,这也不是好为人师的理由。重要的是对方是不是愿意听你讲真东西,更何况你还可能是错的,而且十分可能。

就像如果你邀请好友到家里吃饭,你自认为做了一桌好菜,既能满足对方的果腹需求又能满足味蕾享受。基于这样的自以为是,你总不至于掰开对方的嘴把饭菜硬塞进去吧?现代监狱可能都不会这么对待犯人。

但是,人的耳朵不像嘴一样,你甚至在几米之外就能把东西灌到对方的脑袋里。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朋友的处境还远远不如路人过客,他们听到不愿意听的或许还能跑开,而朋友则不太一样,出于友谊他们往往没办法择路而逃。恋人和家人可能就更惨,他们的接触频率显然更多。

你说的话能否被人接受,最重要的还在于你是否能让对方舒服。当他人认为碰到一个头痛的难题,这时候你去解决他的困惑就是一种让人舒服的行为。但当对方和你诉说苦楚的时候,他可能只是需要你的理解与同情,这时去将对方的问题渺小化与无效化,那就是否定了对方的情绪。

对人而言,情绪是更底层的存在,理性只是后来之物。所以,能体恤他人的情绪是比宣扬真善美更重要的事情。何况,真善美的评判既受到主观感受的影响,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见人就兜售本质来说是中无知的表现。

人是绝对的无知的。有知放而是相对的,这也正是科学的精神。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经历和观察不同,因此你没办法确定你的所见所闻所产生的结论一定是适合他的。既然不能确实是不是适合他,那么就没有教这一说了。你可以教别人写人字,但是你没办法教人做人。因为大家的处境是不相同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和别人交流,我碰到了什么样的情况,我的做法是啥。如果我在你那个情况,更具你描述的一些处境,基于我自己过往的经历和思考,我会选择怎么做。但,这始终是带着我个人印记的,不一定适用你。

当然,好为人师最大的问题不在这里。最大的问题应该把对方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放在心上。客观上的真也好,善也好,美也罢。都不及对方实实在在的感受重要,让人温暖舒服。做一个对他人温暖有用的人,也许才是最大的善,可能在第三人看来也是一种美。而我们心中的理想大义、最佳路径就留给自己欣赏吧。可以放在自己的心理、朋友圈或者博客,但是不去侵入他人的领域。

也不是变得自私了,他人要看就自己过来看,或者自己问。到那会,再把内心中的小玩物拿出来给对方看看,对方若感兴趣再徐徐到来,他为什么是我心中的真善美。或许对你而言也是种真善美,但也不一定呢。

给自己炖点鸡汤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喝不下鸡汤了。至于为什么喝不下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喝得多了,敏感度降低了。又或者是阅历多了,无法再接受悬空的论断。最近收用的一句鸡汤是罗翔老师的那一句:

“人生只有百分之五是可控的,而剩下的那百分之九十五是不可控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全力地去改变那可以改变的百分之五,因为他里面蕴含了可以撬动那百分之九十五的希望。”

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是是这么个意思。你看,这句话里其实也有个矛盾,那就是那百分之九十五究竟是不是可控的呢?鸡汤常常被吐槽的一个点就是没营养。换句话说,就是感觉有用好像又没有用。可是,究竟什么才是有用的呢?一条职场心得?一个学习技巧?一条投资建议?那让人情绪激昂算不算呢?让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绝望的人萌生了希望算不算呢?

要我说那当然算,按这标准都不能叫鸡汤了,应该叫鸡汤药。按这标准,《肖申克的救赎》、《三傻大脑宝莱坞》、《美丽心灵》这些电影也应该算鸡汤药了。只是很多人喝鸡汤的人其实远远不到说绝望的境地,甚至本身并没有负面的情绪。所以,我们还是叫回鸡汤吧。

所以你看,鸡汤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它可以是你内心的一剂镇定剂或是兴奋剂。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能让你情绪兴奋的东西都能算上鸡汤。比如一些哈哈一笑的小视频,他们的作用过于短暂,甚至不能直达人内心的深处。因为过于短暂,也就更加容易成瘾。就像一口口的烟,舒服是舒服了,但药不能停。一停下来,它反而成为难受的根源。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新冠疫情,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最近下雨,内心敏感的人尤甚。碰到这种情绪怎么办呢?抱怨吐槽嘛?这解决不了问题呀,还会进一步的让自己沉静在失落的根源里,眼见它生根发芽,眼见它林木参天,眼见它填满你的内心。这当然不行,抱怨不如改变,想想自己能做什么。碰到不可改变的时候呢?那就接受现实,暂且搁置,去做其它自己可以改变的事物。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内心却不是这么运作的。道理能说服理性,但是却不能说服情绪。一种情绪的蔓延,只能被另一种情绪的蔓延所停止。那去哪找那种会蔓延的情绪呢?你可能已经想到了。

没错,就是它——鸡汤。

鸡汤虽好可以不要贪杯哦。一个理由是,我们喝鸡汤的目的只是平稳情绪,进而让理性能够更好地做事。另一个就是同一个鸡汤是冷却时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喝了一个鸡汤生效了之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它就失效了,需要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它才能继续生效。这个时间就是冷却时间,它取决于你的记忆。不过,你要是有金鱼记忆的那种天纵奇才,一句鸡汤就够你喝一辈子了。

所以,正常人备一份鸡汤菜谱还是很重要的,粤系的、鲁系的、川系的甚至阿玛瑞肯和大不列颠的也都来一份。如此,可保卷途无量。但是啊,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阅历和逻辑能力会有所提升,一些鸡汤也就失效了。比如真正的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如果你有迷过路的经验,你要是在意识到自己走错路的时候,来一句这个。那你就不是情绪问题这么简单了,当然,把理性放到一边,坚信自己的道路,这口汤也还喝得下。

可万一碰到鸡汤备料不足,或者最近牙口不好确实喝不下怎么办?你可能又想到了。

没错,就是自己炖。

道理也很简单,人不一定能听进别人的鬼话,但是一定能听进自己的。因为你说出它之前,它已经在你的脑子里了。不信?每天晚上对着镜子和自己说我是天才或者我是帅哥/美女或者我是有钱人一个星期试试。

说了这么多,今日份鸡汤也炖完了,开锅:

积极乐观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