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驱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最近这些年我开始羡慕一种人,那就打从内心深处或者说灵魂的尽头就是赚钱的人。
其实仔细想想,好像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是啊,总有那么些人游离在这个特质之外。
我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吧,本来吧我也不觉得这是个事,毕竟人各有志。毕竟生物的基因和文化的基因总会出现那么些个特别的现象。
可是社会的整体不是这样的,社会的整体有它的运作模式。而钱以及金融的出现真正让社会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它是社会运作的润滑剂,更是社会有机体的血液。
在钱的催化下,资源得以调配,生产的得以分工,大家也在专注于自我价值创造的同时,得以用钱去购买服务,解决自己能力及时间之外的问题。
虽然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确实能解决许多问题。以前一个人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感觉,但当考虑成家之后,诸多的现实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让人得出了这个结论。尤其是当个人的时间及能力在面临的问题前达到瓶颈时,如果可以通过钱去购买对应的资源及服务从而使人得以解放出来,藉此再次获得短暂的自由,那钱则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即便道理如此浅显,有的人也还是难以将赚钱作为生命的方向。因为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智的问题,这更是过往经历造就情绪问题,它深埋于潜意识之中,难以撼动,难以改变。期待着某个突然出现的事件去激发它是不切实际的。何况,当我们深究下去,赚钱究竟是目的还是工具?若不再需要钱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可能抱有什么样的目的去存在呢?
我相信,在这种状态之下,还是有人会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就像那些仍旧需要钱去解决诸多问题的人也未必能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一样。
王阳明说: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本性。既然有着自己的本性,那就不用强求,若是只狗,则不要想着自己能像猫一样能爬树。生命自有其模样。
好在我们不是狗,我们是能思考的人,想爬树可以架梯子。
为了赚钱而赚钱似乎不是我的本性,为了其他目的而赚钱似乎也不能长久的唤起我的激情。让我像罗老师那样背负六个亿激起强烈的冲动更不可能了。
我不禁要想,不禁要问,在别人一心赚钱的时候,我的内心在寻求这什么?什么事情能让我披荆斩棘的勇往直前且乐此不疲?
每想到这里,我就真诚的羡慕那些一心赚钱的人。不是因为赚钱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能不断收获的那份乐趣。
这类能驱使自我的主动力量,就是人的第一驱动力。有的人是想赚钱,有的人是想获得幸福感,有的人是想理解这个世界……
这是一股真正的力量,是那种能让人从冬天清晨暖和的被窝跳起身来冲向现实世界的原动力。
古往今来多少理想主义者在它的驱动下,别说是钱了,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只为了那生命的理想。
月亮与六便士一定不可兼得嘛?为什么人要把自己局限在二元化选择之中呢?
赚钱一定要放弃理想?追逐理想一定要规避赚钱?
显然不是的。
我相信罗老师在运营子弹短信、鲨纹科技、小野科技以及交个朋友的时候,驱使他的不单单是赚钱,更多的是偿还债务的道德感,也许还有心底深处那再次向理想冲刺的呐喊。
找到自己的第一驱动力,在它和赚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全身心的投入到那些能带来收益的理想当中,这需要技巧也更需要智慧,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自己真正的第一驱动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