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
人是有意向性的生物,所谓的意向性指的是我们的意识总是投射于某些事物。而注意力,则是控制我们的意识作用于何处或者何物的能力。
原来我们说过了一些注意力的特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想说的是注意力的对象之一,也即我们自己。
注意力绝大多数时候会将意识带离自我,或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或被内在的观念所俘获。无论那一种都会将我们带离“我们”,进而陷入一种无明的境地。
无明前面的文章里我提到了几次,它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失察。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行、听不见自己的心声,犹如上了发条的机器,无意识的推进着自己。
我们说这就是和真实的自己失去了联系,甚至和真实的世界失去了联系,犹如梦游一般。
忙碌的生活是如此,亢奋的集体是如此,破旧的文化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毒,一种把人变成行尸走肉的病毒,看看周围的世界吧。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追逐什么嘛?
你的内心真的认可你的追逐嘛?
你有多久没有听听他的声音了?
当一个人与自己失去了联系,他就把自己交了出去,被某种自我之外的事物所牵引。
好一点就是无意识的行尸跟着意识流四处漂泊,差一点就是尽职的机器人任由领袖遥控。
只要我们的内心还在呐喊,那怕是极其微弱的声音,我们都还有觉醒启蒙的可能。
而当我们的声音还在对我们的行为发出不满的怒吼,而不是满足的快乐之中。
我们就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一驱动力,我们就还在被外力驱使着,或者说我们并不自由。
真正的第一驱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和自己保持联系才能听见他。
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才能去自由的做存在的选择,赋予自己生命非凡的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一省,我在做什么?
二省,我想做什么?
三省,我该做什么?
此之谓,心外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