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主义

这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片文章了,哲学的话题通常不太好写,写了其实也没多少人看,看的又没多少看完,而看完又能去照着做,坚持着做的就更是少中更少。

我们深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袭来。当下的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之外,用于关注自身的时间更是所剩无几。

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下的很多工作时长不断变长、学习任务不断变多、生活需求也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种以掠夺注意力为首要利益的商业模式大行其道。

我们并非要否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及多元商业化的价值与意义。相反我们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很赞同罗素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并且我们也不认为人可以真正的主导外部世界,主导这个世界的进程。群体的行为发展大于个体的总和,那是另一个是维度上的事态演变。并非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从宇宙星辰,万千人潮中去看每一个个体,看到都是渺小与微不足道。世界离开了每一个个体也都将照常运转,就像人少了一个细胞,哪怕是脑神经细胞也无碍于你的意识。

个体的意义不在于外部环境,而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世界看我渺小,我看世界亦是如此。我们不能阻止外部世界定义我们,外部世界也不能阻止我们定义他们,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

当我们觉醒自由意志,当我们厌烦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定义,当我们想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归处时,我们该如何找到答案呢?

很遗憾,这是一个无解的题。因为提出问题的是自由意志,回答问题的是自由意志,制定答案的还是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是可以改答案的。

这并不是一个有答案的问题,甚至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有一个答案的,而觉醒的自由意志除了自己可以改自己设定的答案之外,它更不可能接受自己之外的答案。包括很多人想当然的——生存。

所以与其把这视为一个问题,把生命视作一张答卷。我们不妨把它视为一种提出主张的机会,把生命视作一张没有预设的白纸。四条纸边就是我们与世界的边界,边界之外我们听天由命,边界之内我们肆意发挥。

那么我们要在这张纸上涂抹上什么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要提出什么样的主张呢?是生存嘛?是财富嘛?是真理嘛?

自由意志真的是太自由了,所以你能看到古往今来不同人提出不同的答案。有唯心的、有唯物的、有神创的、有机械的等等等等。相信在未来一定也会有更多的主张出现。

然而这么多的主张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为什么新的主张会出现?为什么呢?

因为对老的主张不满意。年轻人不喜欢老东西们制定的标准和规矩,要自立门户。你看西方哲学的分流、宗教的分流无不是如此。

觉醒了自由意志的人,自然而然知道这是必然发生的。一百个自由意志,必然最终是一百个人生主张。一个自由意志的主张必然和环境对它的局限、它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它是自由的,但它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它是不自由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自由的。四条纸边就是它的边界。因为环境在变,所以我们的主张也会变,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由意志大概率是会改变主张的。

无论是别人给的主张,还是我们自己定的主张,在我们感到不满意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改主张。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你就会发现。我们改主张是因为不满意就主张。再换句话说,是为了——消除不满意。

什么是不满意呢?是一种情绪,具体地说是一种负面情绪。所以,当我们把“消除不满意”,“生存”,“财富”……等主张放一起的时候,我们发现“消除不满意”的优先级其实更高。

而消除不满意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就仅仅是消除不满意,另一种则是找到满意的。同时,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也让我们了解到,心理的活动产生往往也与情绪相关,除了被负面情绪驱使之外,也会被正面情绪驱使。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把作为人生追求的主张,这里的快乐是广义的,正如前面我们对他的定义——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狭义)的情绪。

这种关于人生的主张,其实是一种元主张。它是关于人生的主张的主张。而元主张之外的主张,就退变为追求快乐的途径,比如生存、财富、真理……

在提出这种主张之后,我们也提出了实现的要求与方法,最根本的就是要对自我保持觉察。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说这个,因为它确实非常重要。没有觉醒自由意志的人,通过加深对自我的觉察以及理解,自然也会觉醒自由意志。

对自我保持觉察也就是我们提示的追求快乐的人生主张的方法论,有一个词简单的概括就是——自觉。

而之后我们说的正念也好、冥想也罢、还有心念转变,都是自觉时所具备的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这些能力放过来训练自觉。对于这些能力我们也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自主。

自觉则自主,自主则可以选择快乐。

我们认为过一个充满快乐的人生是一种幸福。

因此,虽然历史上已经有人用过这个名字。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把这种关于人生追求快乐的主张叫做——

幸福主义。

祝开心。

^o^

半杯水的现象

面对半杯水,消极的人会想着没了半杯,积极的人会想着还有半杯——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的老故事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有个陷阱的,那就是二元对立,这是一种观念的陷阱。

我们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一个正念的人会如何看这半杯水?

正念的人看到的就是半杯水,既不是缺了半杯的水,也不是还有半杯的水,就仅仅是半杯的水。

正念是一种当下的视角,观察到什么就是什么。

消极的人是怎么看的呢?他除了半杯的水之外,还“看到”了一个满杯的水,这个半杯水的差距会形成一个“对增量的追求”,也就是我们说过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会产生负面情绪的。

积极的人是怎么看的呢?他除了半杯的水之外,还“看到”了一个空杯,这个半杯水的差距会形成一个“对存量的满足”,也就是我们说过的狭义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正面的情绪。

现在你再来想想,这两种情况,情况一是我们可以有十个装满水的杯子,而现在只有半杯水,我们可以拥有的更多。情况二是我们不但连水都没有,甚至连杯子都没有,我们一无所有。

发现了嘛?除了半杯水这个当下的状态,其他的观念以及情绪都我们附加的,他们无论是基于记忆还是基于想象,都是我们脑运作的结果,这种脑的解释是无穷尽的。

当然这其中脑的运作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基于记忆的前一分钟还是满杯水,然后喝掉了半杯。这种情况下积极的看就是一种想象,消极的看就是一种记忆。这里会有个有意思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记忆呢?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想想,我们就不讨论了。

这里我们要引申的是,还有半杯和差半杯一定就会产生情绪嘛?

答案是否定的。可以把还有半杯和差半杯当作“二次现象”,那么情绪就是脑基于“二次现象的运作”。

如果把情绪当作“三次现象”呢?脑自然会有对于三次现象的运作,比如产生一些基于情绪的行为。如此循环下去,像一个绵延而去的水波。

当你的心足够强大的时候,你就能意识到脑的这些行为,你自然而然也就是能打破这个循环过程。

一种方法是觉知当下停止脑的运作既可,也就是正念或者冥想。这个我们说了好多次啦。

另一种方法也就是观念转换,我们可以很直接的调整自己的观念,但很难直接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过通过调整观念也就是对于现象的解读,也可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比如当你觉察到对于半杯水的不满足导致负面情绪时,你改变一下观念,想着还好还有半杯水,那么你的情绪就会跟着转变。当然,如果这时你会返回去想还差半杯水,那么情绪也会变回去。

再比如,当你追逐一个漫长的目标时,离终点的距离尚远时,一方面既可以将视角转换到已经完成的部分用以激励正面情绪。也可以通过拆分目标,将欲望的完成难度与完成时间减小以避免负面情绪。

还比如,当你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时候,想一想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试一试饿自己几顿,闭一会气,到医院重症科转一转,也许你会发现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好。

还有各种应用我就不举例了,有缘人自行探索吧。

到这里你会发现,观念转变其实不是很难,这是自由意志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能力,难得还是保持对自我的觉察这一条,当做到了追求快乐的第一步,第二步自然也就能做到了。

守住你的心,自然也就能守住你的脑,进一步的也就能用好你的脑了。

心的能量

我们在《心脑战争》里面讲到,脑与心一直在争夺着对于行为的选择权。而一旦脑取得了选择权,那么我们心的感知能力也就被屏蔽了。所以,保持对自我觉察的能力,其实也就是保持心的感知以及对自我行为的选择权。

这正是我们在《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里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自己失去联系也就是失去了心的感知能力,而这也正是我们远离快乐的一种原因。

心与脑都是大脑的功能。虽然我们将他们做了两个角色的抽象,但他们在运作上其实遵循着同样的规则。比如他们同样是要消耗能量的,这是生理基础决定的。所以,心的能量和脑的能量本质上都是大脑的能量,他们是一致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使用的地方。

基于此我们可以列出一条公式:

心使用的能量 + 脑使用的能量 = 大脑使用的能量

将上面的公式变换一下,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心使用的能量 = 大脑使用的能量 - 脑使用的能量

这条公式是我们保持自我觉察,追求快乐的关键,同时他也非常简单。我们前面的长篇累牍,其实你看这一条公式就明白了。

我们说的保持觉察以及正念其实是在说要做到“心使用的能量”大于零。在《一心一时》、《学会停下来》、《正念与冥想》、《慢轻安》里面提到的方法,其实都是把“脑使用的能量”降下来的方法。

可以看到,当我们保持正念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做到上面的两点的,正念是一种强心弱脑的状态。但当我们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要实现人生中的目标时,脑使用的能量就会不可避免的大幅提高,而当这部分消耗的能量等于大脑的可以能量上限时,心的能量就变成了零。我们也就进入到了“无明”或者“妄念”的状态。

所以一个世俗之人,要做到保持自我觉察的能力其实也是很简单,比出家人多做一些事情也就可以了,在前面的文章里其实我们都提到过了,这里相当于做个总结。

一、努力保持自我觉察能力,经常进行正念或者冥想的练习。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脑对心的部分分配能量的优先级;
二、规律生活、睡眠充足、保持营养均衡以及合理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脑的可用能量上限。最简单的方法是保持慢跑的习惯,能做到这一点自然而然就会规律生活和睡眠充足。
三、做事平稳,如果觉察到对情绪、言行、注意力等出现不可控的情况,立即停下来或者慢下来。

对于第三点我们要特别说明一下。当我们对于情绪、言行以及注意力等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下,这表明我们的一部分大脑回路已经不能稳定工作了,这反映了大脑能量的不足。

当能觉察到自我的这个状态时,说明心还尚且留有能量,很多心的能量不够强大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个状态,他们需要在当前脑的惯性停止后才可能意识到这种状态。

但不论是那种情况,当意识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停下来,也就是需要给自己时间休息一下,因为在这种状态之下,人不代表本心不说,还很容易犯下一些无意识的错误。

如果实在不能停下来,那退一步也要慢下来。慢到能觉察到自己的呼吸或者每一个动作的启停。

讲到这里,我想你也应该明白了。

心的能量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你去满世界的找东西去弥补它。只要你稍微慢一慢、停一停它就自动充满了。

天地光明,我性自足。

心脑战争

心念转变指的是对我们的内心或观念进行调整,要对它们进行调整,就需要先明白我们在这里讲的内心和观念是什么。

就现在的科学来说,大脑是我们意识活动的主体。而大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这也是心理学长期的一个主题。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放着不管,做出一个我们自己的假设。当然,是我的假设,这是基于我自己的学习以及经历得出的一个模型。你也可以自己做一个假设。

在我的模型里,我们认知的功能分成两个部分:心和脑。

其中心的部分使我们觉知的主体,也就是最原始的“我”。

而脑就是心的外围,心的所有感知都是脑提供的,同时脑还是思考与记忆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通常说的感受产生的地方。

心与脑的关系和你与世界的关系是类似的。这个世界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你学的知识以及经理甚至情感也都是这个世界提供的,这个世界包含着你的身体。

我们说过,这个世界在大脑中会有一个认知体。本质上来说,你和世界的关系也可以看成这个世界在你脑中的映射和你内心的关系。在这里,你的内心就是“你”。

这种模型在历史上有很多,也有很多种形式,比如中国古代的心外无物,还有希腊的人马模型。这些我们做过多的讨探。

我们在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里面说过的,当你被外在世界卷走而迷失本心进入无明状态的时候。用我们现在的模型来看,其实是你的脑绑架了你的心,换句话说你的脑蒙蔽了你心的感知能力。

你可以这么理解,本来你驾着一辆马车四处看风景,马的方向以及速度快慢都有你觉得,而这时马忽然加速,速度和方向完全脱离了你的控制。这会你的能去的地方,你能看到的风景已经全然不由己了。你甚至忘记了,你本是这辆马车的主人。

当脑并不仅仅是马,它具有思考的功能。或者这么说,你通常以为的思考,其实是你的脑在思考而不是你的心。试想,当你跟着我的文章走到这,或者看一部小说,你的意识过了一遍这个思考过程,但是这个思考是你自己发生的吗?

不是,你的心只具备感知能力。思考不是他们原本的能力。所以去除这脑的思考能力,我们和所有的动物都是一样的。

自由意志是我们心的能力,它不体现在思考上,它体现在感知与选择上。只要内心不死,它就意志具备选择的能力,并能对选择保持觉知。治愈它是怎么选择的,这次我们就不讨论了。

心与脑的战争就是发生在这选择权的争夺之上。

举个更形象的例子,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总,除了你之外还有几个副总。按照正常的架构他们是提供调研和提供方案的,而你是聆听并做出决策的。忽然有一天,你昏迷了。这公司还得进行吧,于是最有话事权的副总就按照自己的方案主导了公司的治理。一直到你苏醒了过来,不论你昏迷期间副总干了什么有损公司的事情或者凉掉了,这一切也最终都要你来承担。

这就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提及的“无明”。

然而脑并不是有意要去夺取这个选择权的,这只是它的功能罢了。真正的问题在于心是如何把选择权给丢了。

你现在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要保持觉知或者正念,其实它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心的感知与选择权上。而我们提到的停下来或者说冥想,它们的目的就是停止脑对心的感知能力的屏蔽,同时把选择权交还给心。

所以像出家人那样过简单而少欲的生活,确实更容易维持心的通明而减少脑的僭越。

但大脑作为进化的产物,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能说他就没有美好的地方么?

所以摒弃脑的功用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让它更好的臣服于我们的内心才是适合于我们大多数人的选项。

而我们之前说的心念转变中的“心”的转变就是要让我们的内心具备更强大的能量,从而得以驾驭运转着的脑活动,甚至能驾驭越来越强大的脑活动。

当你做到这一点后,你会发现你在心的王地与你的身体、大脑活动、情绪感受甚至这个世界(其实都是脑的产物)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屏障,它们再也不能肆意把你从你的王地、你的家中拉走。而你却可以根据需要把他们请到家里来给你加加班。

而我们说的欲望或者说追求增量,你自然而然可以放心的交给脑去落实,而把它产生的负面情绪置之门外。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情绪虽然无法扰乱你的内心的还是有些碍眼,想让脑按照你的要求去工作又不要和你叨哔叨的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心念转变的第二个”念“的转变。

不过要做到念的转变需要内心先要有足够的能量才行,如果不是这样,你和情绪接触的时候你的老总可能就要昏迷了。

前面我们说过保持自我觉察最重要的是保持对自我情绪的觉察,为什么呢?

一方面在于我们追求的快乐里情绪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绪是脑在心脑战争中的武器,那些大脑中的活动正是通过情绪获得心的关注,甚至由此屏蔽了心的感知以及窃取了选择权。

所以无论你是否打算对情绪进行改造,与情绪保持距离不让它把心带走都十分重要。而这也是检验你的内心能量的重要参考。

当你的心无法在情绪面前稳定的保持觉知的时候,意味着你需要给你的内心补充能量了。

如若不然,你很快就会输掉这一回合的心脑战争了。

追求快乐的第二步

上一次我们说了正念的奇迹,也就是一种脱离过去与未来而安住当下所产生的“快乐”。

然而对于不打算出家的我们来说,我们是无法完全的切断过去与未来的。比如你的老板要你写一份年度总结,你孩子的老师让你下周作为家长代表去发个言,还有你手里那不断下跌的股票老是催促你去研判未来基本面的走向。

当然,即便是出家人也不能完全切断过去与未来,只是相对来说我们会有更多的穿越时刻。

但是,当意识离开当下,去到过去与未来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然会产生不快乐的情绪。另一方面即便我们拥有欲望,比如向往着更美好的未来,也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会遭受欲望带来的负面情绪的煎熬。

我们说过欲望会驱使人去寻求增量,进一步的它会通过产生负面情绪来达到驱使人的目的。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对欲望保持谨慎以及对情绪保持觉察的重要原因。

消除欲望自然也能消除负面情绪,但也正如我们说过的,我们并不主张否定一切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是欲望和快乐并不矛盾。矛盾的地方在于欲望带来的负面情绪以及自我失察。

所以虽然我们也主张保持适度而非不断扩充的欲望,但我们实际上并不排斥具体的欲望。这里我们要提出的只是筛选欲望以及减免负面情绪的方法。

欲望产生负面情绪和两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是实现欲望的难度,二是不满足持续的时间。

比如你是一个小保安忽然立志想当中国首富,而且是那种真切的欲望而非说说而已的那种玩笑话。那么想到这个事情你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是无奈感也可能是焦虑感。而如果我们换过来,如果你是中国首富,忽然想去体验一下小保安的生活,那么你也许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新奇感。

再比如,你家隔壁二狗炒虚拟货币发财了,你心想这二狗论学历论智商还不如你呢,于是你也去炒。结果不但没赚,还给套住了。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隔壁二狗盖新屋买新车娶媳妇,儿子都开始打酱油了。而你还在套子里,你越想越觉得生不逢时、天妒英才,你甚至对二狗产生了怨念,觉得都是这小子炒币害得。

当我们提出把快乐作为人生主张的时候,有人说感觉追求快乐不怎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追求快乐这件事情对于不快乐的人来说,它是一种欲望!是的,你没看错。对于不快乐的人增加快乐就是一种寻求增量,它和没钱的人追求钱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了几次欲望与快乐并不矛盾。

然而如果仔细看了之前的文章,以及今天的文章你就会发现。对于我们来说,要做到快乐还是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升值加薪IPO,只需要回到正念或者进行心念的转变就可以。这是一种根植于自由意志的能力,除了自己没人能夺走,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有最后的选择权。

我们并不是简单的提出追求快乐的主张,我们同样会讲述基于这种主张的实践。

正念就是本篇之前我们说的方法,他是追求快乐的第一步的一种延伸,如果你是个出世之人,那么正念(狭义的保持自我觉察)——就是你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后一步。

心念转变就是我们这篇开始所要讲述的方法,它是针对欲望的一剂解药,也是世俗生活中快乐的调味料。

说道这里,我们终于迈出了第二步。

心念转变就是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二步。

正念的奇迹

最开始我们提出了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主张,而后我们明确了追求快乐的第一步是保持对自我的觉知,特别是对自我情绪的觉知。再之后,我们知道了锻炼这种觉知能力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正念冥想。最后我们说到要把正念从正念冥想中扩展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如果你记得正念的概念就是觉知当下,你会发现其实这里我们好像转一个圈。一开始直接讲正念不就行了嘛?

这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本质上不太一样。

正念的内涵其实远比觉知当下要更广,觉知当下只是它在行为上的表现,但它的本身还包含着其它的东西。你可以理解是形而上的,而觉知当下只是形而下的一个方面的描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它既是行为也是状态。

当我们提出保持对自我的觉知的时候,我们是在准确的描述我们很具体的一个目的。这里保持对自我的觉知并没有形而上的含义。我们保持自我觉知更具体的是为了保持对自我情绪的觉知。这里的保持对自我的觉知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所以反思、冥想、正念、日记都可以。而正念的觉知当下,更多的是说你要怎么做,说的是“你”要去“觉知”“当下”。它强调的是主动的觉知行为,并把这种行为做了修行的路径。

我们提到过正念冥想就最能锻炼自我觉察能力的方法也是因为如此。它推崇的正式这种时时刻刻的主动觉知当下,比起反思、写日记等事后覆盘,它锻炼效果最佳。

而且正念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方面。

我们说过,欲望是基于不满足带来的动力,而这种不满足感往往会带来负面情绪。这里我们要补充的是欲望趋势我们的时候,那个牵着我们走的胡萝卜绝对绝对是不属于当下的。也就是说,让你不满足的东西一定是当下没有的。所以你追逐的是过去或未来的一个满足状态。

正念强调的是当下,它会一次次把你从过去或未来拉回当下,这实际上就断绝了欲望的驱使。自然也就能达到祛除负面情绪的作用。

另外一个是,我们将情绪做过分类:快乐的情绪,平和的情绪,不快乐的情绪.

而正念得当时候我们都会处于平和的情绪或者说是无情绪,因为我们说过快乐的情绪来自于存量满足。这是基于过去的,所以正念也会将我们从快乐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正念好像也不太好,但这里我要说明的一点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或者说无法体验。情绪与快乐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快乐的情绪只是“快乐”的一种,没有情绪也能体会到快乐。

好了,还记得我们前面给追求快乐下的定义嘛?

追求快乐实际上包含三点——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到这里你应该可以明白了(也许你不明白)——不破坏平和的情绪为什么也是最追快乐了,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快乐”而不仅仅是快乐的情绪。

最后,你可能会问,既然平和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快乐,那我就保持正念让自己时刻处于快乐之中,不用去创造快乐的情绪不也可以?

是的,你发现了生命的一个秘密,真正的快乐和你的自由意志息息相关。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在一切的境遇中你都可以随顺生命的洪流安享生命本真的快乐。

这就是正念的奇迹。

慢轻安

我们说过,正念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包括了自己的身心活动。

换句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能知道此时此刻自己正在做什么,自己正在想什么。

就拿此时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来说,我的眼睛正在看着我的屏幕,我的耳朵正在听着按键发出的嘟嘟声波,我的手指正在触摸我的键盘,而我的意识正在不断涌现出你看到的这段话。

而当我没有正念的时候,我的眼睛可能仍然对着我的屏幕,我的手指可能仍然放在我的键盘上,我的耳朵仍然也是通畅的,而我的意识自然也在活动。

尽管这些都没有变,但我也许对屏幕视而不见,对声音听而不闻,对键盘触而不知,而我的意识也许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游荡,它可能是当下的时刻,也可能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更可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但绝不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而我们的意识游荡,只会在某个或主动或被动停下思考的时刻,才会再次回到当下。

所以养成每天冥想的习惯,其实就是每天固定给自己一个回到当下的契机,一个给迷茫者找回生命的机会。

停止思考就是意识停止活动,思考也就是意识活动。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意识怎么可能不活动呢?

可以的,类比一下人的可以了。人不活动不一定代表人没了。同样的道理,意识不活动,并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但意识不活动。

这就是自古以来,静坐、禅修、打坐、冥想等一切通过静的方法修炼心性的最核心的关键之处,只此一条。

冥想虽好,但我们仍然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意识活动自然还是需要的。

对意识活动与意识活动停止的配比不同就产生了两大类偏好问题——“入世”与“出世”。

“入世”就是意识活动为主,也就是心系着各种个人、家庭、国家、世界的事情为主,而停止思考这种技巧则是过程中用来调节自我的工具,极端情况就是每日尘劳而不自愈的芸芸众生。

“出世”就是意识停止活动为主,而生存之类的需求则完全只是将就之举。极端情况就是那些进入超脱“状态”的人,当然这种情况过于超脱现实,也就不能用科学证伪了,是不是真的有我也不知道。

出世之人自有出世之人的法子,我们大多数人自然还是入世之人,所以意识活动自然还是我们的不可分离的。

冥想有其形而上的一面的同时也有其科学的一面。换成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冥想的人具备一些科学可以观测到的生理状态,而这些生理状态科学已经证明是对人自我疗愈有巨大帮助的,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的层面。

而有意思的是,这种疗愈即便不通过科学的手段,往往通过身边人的直观感觉也是能显而易见的。这种他人能观察到状态的改变,在古籍中就叫“变化气质”。

也就是说,人借由冥想达到的状态改善的影响是整体的,并不会因为意识再次活动而立刻丢失。

但是,我们这里并不是想强调的这一点。我们想探讨的是一个更大的话题,

我们在意识停止活动时达到这种具有自我疗愈的生理状态能不能在意识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呢?

答案是,可以!如果你认真看了今天的文章以及之前的文章我想你应该已经想到那个答案了。

正念。

为什么可以我们就不探讨了,这有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大量的研究。况且再多的力学分析,也无法让一个一心躺平的人坐起来。反过来说,一个躺平的人想坐起来还需要你去做力学分析嘛?

正念的概念很简单,但是要时时做到正念很难,特别是我们这个以夺取人们注意力为利的时代。他人怎么想我们不管,我们受好自己的内心就行。

停下思考固然能让我们恢复正念,但当我们处于非正念的意识活动时,我们还怎么能意识到停下思考呢。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非正念时刻,而在于正念时刻我们如何保持正念,更关键的在于我们在正念意识活动时刻,如何保持正念?

换句话说,我们如何防止或者减少我们从正念意识活动中离开当下?

答案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慢轻安。

慢指的是我们身体或者意识的活动比我们正常的速度稍微慢一点。

轻安指的是我们让内心轻轻的安定下来,也就是让意识活动轻轻的停下。这也是冥想的一个衍生窍门。

如果仔细大量我们的意识活动,你会发现它其实也是有中点的,正比如我们的呼吸,我们通常都觉得呼吸是不停止的,但是其实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是有一个微小的停顿的,意识活动也是如此。

慢轻安的理念正是在意识活动的每一个小段中,我们要放慢速度,而在达到那个分段点时要轻轻的达到。

而这么一个小轻安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冥想的瞬间。

而慢的理由我们接着说,但是其实到这里你就可以自己从躺着坐起来了。力学分析与否其实不是那么重要了。

正念是需要意识的注意力支持的,而我们说过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同时注意力的转移又有一套固有的机制。而我们又说过保持觉察的能力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保持对注意力转移的觉察,而对当下的觉察正是正念。

这句话其实描述了两个闭环,一个正反馈的环以及一个负反馈的环。而这个负反馈的环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称——因果轮回。

可以看到,我们要维持这个正反馈的环需要三个条件:一、把注意力的一部分放于当下;二、注意力有足够的盈余去知晓注意力的焦点及其转移;三、注意力转移的时候把其拉回当下。

一是正循环的起点,也是我们的自主的主动选择行为,没有正念的初始意愿后面的问题也都谈不上。

三是和一看着类似,其实一个被动的行为。也就是在我们意识到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大脑需要被动给意识推送的想法。这个被动回路的形成需要刻意练习,而可以练习的方式也就是一,主动的多做正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被动推送回路。当然,在形成被动回路之前,只要你主动的正念的这个意识不断,它就会一直在你的脑子里,所以也并不需要被动推送。

所以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二,当我们作出了正念的选择后,让它驻留于意识中,同时能在注意力被转移走之后,且在正念的想法消逝前把它拉回来。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注意力盈余去意识到注意力的转移,那么正念的想法很快就会因为注意力关注了新事物而消退。

说道这里你就该明白,慢就是这个让注意力留有盈余的方法。

而慢与轻安放在一起,就是慢轻安了。

大器免成

踏入尘网中,一去十二年。
复得明心照,过往皆助缘。
浮云绕青山,飞鸟戏林间。
色受行识想,万法归自然。

正念与冥想

我们说过正念冥想是锻炼自我觉察能力的最好方式,今天来仔细说说我对正念冥想的个人观点。

正念冥想其实是正念+冥想,由于冥想的历史更久远一些我们先说说冥想。其实要具体的说清楚什么是冥想比较可能,因为与其说是清晰的定义,他更多的是对一种行为方式的概括。与它有关系的词也不少,比如坐禅、坐忘、静坐。

很显然这几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却是对同一种行为不同角度的描述。坐禅就是坐着禅定,坐忘就是坐着忘我、静坐就是安静的坐着。更有人又起了个名字,坐享——坐享其成。而冥想的字面意思既有深深的思考,也有停止思考的意思,还有深深想象的意思。如果考虑想象和思考是两种不同的行为,那么最后这一种也是停止思考的一种特殊情况。

所以,停止思考,这也是我对冥想的理解。不但要停止主动的思考,也要停止被动的思考。我们说过注意力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客体,因此思考活动必定会占用注意力,所以冥想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释放注意力,让潜意识中的感知与想法得以浮现。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冥想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坐着!而且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冥想,当然开车干活的时候还是不要冥想了,冥想要在安全与无害的情景下。排队、坐公交、等红绿灯等等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冥想主要保持觉知。这也就是冥想与睡觉的不同,睡觉只的就是觉知能力的关闭。而保持觉知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念,正念就是保持觉知。而正念与睡觉的中间状态就是我们一再提及的无明。

与冥想相同,出了睡觉意外我们也都可以正念。吃饭、散布,甚至开车干活也是可以的。正念与思考是不冲突的。

正念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包括自己的身心活动。这自然也包括了我们最为关心的快乐的路标——情绪。

冥想能让我们潜意识中细微的想法与感受浮现,配合上正念的觉知,我们就能认知道这部隐秘的自我。一来我们可以看清他们是怎么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二来我们的正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强到一定程度即便不是在冥想,我们也能觉察到这些细微之处。

最后我们再重温一下这两个概念,冥想就是停止思考,正念就是觉知当下。

学会停下来

每当我和朋友聚餐的时候,我的女票就会担心我吃不饱。因为我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与人交流的时候,总会力图把脑海里浮现出的观点详尽的表达出来。本来如果只是一个观点还好,但不幸的是人的思维是一个链条,一个观点之后会跟着一系列相关的观点,这导致我说起话来常常停不下来。用我女票的话讲,就像大话西游里唐僧,受不了的时候真想一巴掌抽过来。

好在和我吃饭的老友们都是文明人,被人抽嘴巴子的事情还未曾发生过。但仔细想想,每当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还有菜品的味道如何。当然空肚子的事情也没发生过,因为老友们看我滔滔不绝也总是会提醒我吃东西,但细细想来,他们是不是在暗示我,你该停一停了?

无独有偶,每当我打游戏、追剧的时候。也是每每停不下来,打完这个关卡马上接着下一个关卡,看完一集立马开始看下一集。对于这两种情况就怨不得我了,现代娱乐深谙人类的上瘾机制。通过对人类欲望系统的利用,人类就想被胡萝卜牵着走的驴子。

好在人类不是驴子,自我觉察能力或主动或被动的是能意识到自身当前的状况。当然,能否意识到正在被欲望驱动与能否祛除欲望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之前讲过了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想讲的是,在认知系统收到当前正在被欲望驱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停下来。

当我们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就破除了欲望的控制。然而实际情况常常是这样的,我们认知系统让我们意识到正在被欲望控制,或者更直观的体验就是正在上头,或者上瘾的时候。没过多久我们又继续当前的行为了。行为或者说行为后面的注意力是有惯性的,如果我们认知到当前的行为后,没有立马去驱动注意力,我们注意力很快就回到先前的目标事物上。

所以要打断当前的上头行为,我们必须要有效的控制注意力,让他远离上头的事物。而注意力是有意向性的,因此这就意味着要打破注意力先前的惯性,我们就必须讲注意力投注到一个我们选定的事物上。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个人对注意力控制能力的不同,它会有挣扎,最终也可能失败。但请不要气馁,我们对于注意力的控制能力是可以提升的。无论是通过自我觉察能力培养的主动练习,还是这种被动的实战时刻,我们对注意力的控制会越来越强。

转移注意力的目标对象有很多选择,比如可以抽自己一嘴巴子(微笑)引起的疼痛,或者是身边百无聊赖的猫猫,又或者是天边的云朵。只要能安定我们的注意力,都是好的对象。而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我们自身,而且也不需要真给自己一嘴巴子。将注意力安定在我们自身除了避免注意力回到上瘾的事物上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觉察自己的状态。

当我们上头时,我们自身并不是平静的状态。无论是身体上的呼吸,还是感受上的情绪。我们就是处于这么一个不那么平常的状态之中,当我们关注自身的时候我们就能“看见”这些不好的状态。这些状态是一个整体,呼吸是情绪在身体上的一种关联反应。这种神奇的反应在于,你可以通过主动去改变呼吸进而改变情绪。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里想说的就是——做深呼吸,这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其它事物上不具备的一个特点。当然,这也不是必要的。即便不深呼吸,呼吸自身和情绪也会自然平缓下来。甚至一些熟悉的事物,也能加快自己的平缓。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透过呼吸我们能直到自己平缓到了什么程度。

当我们停下来之后,我们就摆脱了欲望的控制,此时我们可以平静的审视我们现在上头的事物,看看它是不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如果是的话,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心态去做它,将满足欲望的出发点转变为由快乐触发的出发点,如果不行那就在保持自我觉察的状态去继续。

自我觉察的培养

在《追求快乐的第一步》的里,我明确了追求快乐的第一步是保持对自我的觉察。而其中重点是对自我情绪的觉察,除了情绪之外的自我觉察是为了处理情绪信号提供附加的信息。为了强调情绪信号的重要,这里重申一下把快乐作为追求的人生主张的内涵——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

另一方面,即便不是为了快乐,不论是把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保持对自我觉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内心明净,失去自我觉察也就是失去了我们本心,失去我们的本心我们也就很容易失去重要之物。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与自己失去联系的状态,在《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里面我讨论过了这种状态,这里就不赘述了。

知道了自我觉察的目的和自我失察的风险,我们需要再进一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自我觉察。严格的说,自我觉察其实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你能关注到身体的感觉、能关注到升起的情绪、能留意到闪现的想法,也就是你能觉察到发生在自己变化。

这种状态是一个宽广的范围,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变化都能有所觉察就是所谓的念念留心,而对一切变化都没有觉察那就是所谓的脑死亡了。保持自我觉察本质上就是要维持这种状态,维持的越长越好。而在做到时时维持这种状态之前,能在特定时刻能进入这种状态是最近的目标,对于追求快乐的我们而言,重点就是不快乐的情绪出现的时候,贪婪、愤怒、害怕、焦虑……

自我觉察的主体是意识,感知和认知作为意识的两个基本功能,它们都具备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试想一下,当你走在马路,忽然头上飞过一架直升机,你不由自主的抬起头看了看,之后想起来你还在过马路,于是又把头拉回到了对路面的关注。在这里感知与认知先后完成了对注意力的转移。

感知是被动进行的,很多时候也不会转移注意力,而是自发的就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了处理。只有当觉得事态紧急时,才会通过转移注意力将认知能力定向调动过来,这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就会顺着这个注意力的方向去处理事物。我们有时觉得注意力的不集中其实是感知系统过多的转移了注意力。而对生活的麻木不仁,则是感知系统在有的完全被忽视了。

而我们提到的情绪正是感知的对象之一。很显然,无论是被感知系统转移走注意力,还是忽略感知系统的信息都是无益于我们的,也就是放任情绪以及无视情绪。所以自我觉察的实质就是收到感知的信息,同时不丢失对注意力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力。这就是自我觉察,认知能力对于感知以及注意力的认知。

由于注意力是认知的基础,所以对注意力的认知其实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加上我们说过感知和认知是意识的两个功能,所以这里我们又绕回来了!自我觉察是对意识活动的认知。这里的认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利用认知能力去觉察,另一种是利用感知能力的注意力调用机制,触发认知能力进行觉察。

我们的认知系统大部分时候都进行着工作,所以主动的利用认知能力觉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注意力单一时间只能作用于一个客体,因而长久的保持自我觉察状态只能通过第二种方式。而第二种方式又反过来只能通过第一种方式来练习。所以第二种觉察是我们的目的,而第一种觉察是我们训练的方法。

举个例子,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感知感受到这种情绪后,会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攻击性的事情上,比如骂人甚至攻击他人上。而这时我们的认知系统没没有觉察这一点,它更多的是在想怎么骂人这种策略性问题。而如果我们能在生气时将认知系统转移到生气这个感受上,由于注意力的单一性,我们就不太可能骂人,而是开始思考应对生气这个感受的最佳策略。

这就是培养觉察能力对感受被动觉察的溢出。我们不会被情绪带着走,而这就是追求快乐的基本要求。当然,这一点不那么容易做到。大多数我们生气的时候,都会带着攻击性的行为,这是进化留下的先天反应。索性的是,我们对感知系统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塑造的。这种方式正式通过第一种主动的觉察来形成条件反射。

只要时常主动的用认知能力去觉察自己的意识活动,尤其是包含情绪在内的感知活动。渐渐的我们就会锻炼出对自己意识活动的条件性觉察,而非原始的条件性反应。对追求快乐的我们而言,就是我们不会再忽略那些不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不会应激性的被不快乐的情绪带着走。我们能审查自己的情绪并用理智去选择最合理的行为(包括不行为)。

觉察能力的培养具体有很多形式,比如反思、比如写日记,而最合适的是正念。正念的概念正是对应着对自我保持觉知,反思和写日记相比,正念是对当下进行的训练。而对当下进行的训练,会使得被动的觉察也是当下发生的。正念可以和很多行为结合,比如正念冥想、正念吃饭、正念散步、正念跑步等等等等,一切的当下皆可正念。

而正念冥想是其中最好的形式,因为它对自我的主动觉察最为细微,因而培养出来的自我觉察能力也最为通微。

追求快乐的第一步

在上一篇《你快乐吗?》里我提出了人生要追求快乐的主张,我认为这是同时符合人的先天天性以及后天理性的一种积极的人生选择。它是一篇从理性出发的文章,目的是为了开宗明义去除生活中的诸多表象回到生命动机的本源。这不免使得它显得过于抽象,但这种抽象的不可避免的。对于具体的人我或许可以告诉他那种痛苦可以避免,那些快乐值得他去追求,但对于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除了情绪本身我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

人和人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人和人的情感则可相通。一个喜欢吃咸豆腐脑和一个喜欢吃甜豆腐脑的人,他们味蕾的经历肯定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喜爱的情感却是相似的。你无法通过描述的形式,去告诉喜欢吃先咸豆腐脑的人甜豆腐脑是怎么怎么的好吃,反之亦然。你能说的只是吃这个会让你产生好吃的感受。还是同样的道理,我无法通过文字、大量的文字让你理解到追求快乐的快乐究竟有多快乐。我能告诉你的最多也只是有追求快乐的这种人生主张而已了。

虽然我无法直接传达给你真正的快乐,但我可以分享你追求快乐的方法。也许当你过上了追求了快乐的人生,你也就能理解追求快乐的快乐,甚至惊奇为什么追求快乐是这么奇妙,进一步的再次阅读《你快乐吗?》,然后明白原来一切原来是如此的自然,一切都是我们自小就有而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丢失的东西。现在仔细想想,除去那些不正常的家庭环境,是不是大多是儿童都是快乐的呢?他们是不是对生活充满好奇,永远充满精力呢?

我们成长的同时不断收获了新的东西,但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这也许是成长的代价,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丢弃的东西我们是可以找回来的。只是这里需要我们先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你而言快乐是不是最重要的事物。这也正是我的主张,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选项,而且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的第一选项。对于那些生命里的有比快乐更重要的事物的人,衷心的祝愿他们在追求重要事物的同时也能收获快乐。这当然可能的,因为大多数时候快乐和很多事物并不矛盾。

当再次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出发点后,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自己是不是在追求快乐?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追求快乐”的内涵。我们上一讲说过,快乐是对存量的一种积极情绪。我们应用一下这个定义,他的逆否命题——消极的情绪就是不快乐的,我们同时把没有情绪当作平和。所以追求快乐实际上包含三点——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捎带的说一句,这也确定了我们对不同欲望的不同态度。

追求快乐的这个内涵,告诉了我们追求快乐的标准,也明确了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一步——保持对自我情绪的察觉。但仅仅只是保持对情绪的觉察是不够的,因为情绪并不是独自存在的,它往往是有关联物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情绪应该叫做情绪信号,它是“人事物”给我们发送的信号。比如快乐就来源于每种“存量”,害怕就来源于某种威胁。再具体点,但我们看到自己的手指流血,我们会产生恐惧的情绪。所以我们追求快乐对情绪的三种处理,实际上是以情绪为信号,去对具体的人事物产生行为(包括不行为)。

由于一切客体最终都会在我们的大脑里形成对应的“知觉物”,换句话说叫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所以,除了保持对自我情绪的觉察外,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身体保持觉察、对自己的身心感受保持觉察、对自己的意识活动保持觉察、最后是对自我的存在保持觉察。这些我们合并起来就是——对自我保持觉察。

对自我保持觉察就是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一步。

你快乐吗?

你是否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又是否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场下问过呢?
比如尝试新馆子的时候,
又比如肆意散步的时候,
还比如追逐人生目标的时候,
最后,是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
有人说人走得太快时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要我说应该是时间流逝的太快时要停下来问一问自己的灵魂,
你快乐吗?

人生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但人生一定是有目的的。
生物在具备内在的生理条件,同时也面临这外部环境。
两者决定了生物层面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目的——生存,这是写在我们的本能系统之中的。
然而生存并不总是生命的第一目的,他会受到生理系统中更高级的层次的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动物的情绪系统,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抑郁症。
需要提出的是,抑郁症不单只存在于人类之中。
在此之上就是理智系统,人生是否有意义就是这一层做出的判断。
也正是理智系统,让人类得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对情绪系统的影响进而影响本能系统。
也就是说,理智系统具备调度情绪系统做出自我牺牲或者自我救赎的能力。
然而理智系统并非任何时候都处于主宰地位,甚至它最开始进化出来的时候也仅仅是服务于前两个系统,更直接的说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对于羸弱的理智系统,功能或许只是用以认识环境调整对环境的反馈。
再强大一些的,则能认识自我,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能认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得更好,甚至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个层次的理智系统更多的还是顺从,顺从于本能,顺从于环境给予的设定,也就是他人赋予的人生目的也许还有意义。
理智系统再强大一些,就会进入到一个分水岭了,它开始质问生存的目的,开始思考一切的意义。这也就是隔绝绝大多数人和绝少部分人的虚无主义的河流。
横渡河流的旅程是艰辛而痛苦的,于是很多人退了回去,回到了对生活的顺中之中。而另一部分人,则最终到达了彼岸。他们把自己渡河的经验扔了回来,有意思的事,这些经验使得很多人有了更好的顺从在河岸这边的理由,而最终又是由极少数的人借鉴着这些经验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到达了彼岸。
渡河的关键在于自由意志,在于自由意志对自我价值体系的选择。
意识到虚无,才能意识到存在。安于既定存在的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只是一种顺从。

可是无论顺从与否,生命也都是有其主张的,当然这也是生活的主张。无非就是顺从者的主张,来自于本能、环境、教育。而不顺从者的主张则是把本能、环境、教育等主张作为选择的选项,甚至于创造出一些新的选项。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其生活中的主张也不禁相同。按照我们的环境来说,主要是这几个,责任、金钱、玩乐,梦想。
他们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生命的第一驱动力。
然而以他们作为第一驱动力的过程中,更深一层的我们究竟得到了么?又或者说是什么驱动着第一驱动力?
答案有两个,欲望与快乐。

姑且叫他们元驱动力吧,他们是独立的两股力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他们是生命的设定,没有这两股力量,行为和生命不会呈现出目的性。他们决定了生命是否展开某些行为。
其中的欲望设定在于增量导致的满足,而快乐设定在于存量导致的满足。
欲望会驱使人去获得增量,而快乐则会让人停下享受存量。
另一方面,欲望会在情绪系统中产生负面的情绪能以督促人去行动,而快乐则之后激起正面的情绪能量。欲望之所以会产生爽的感觉,关键在于负面情绪消除的那一刻,好比你背了一百斤的背包走了一路,之后把它给放下,那一刻的轻松自在就是爽,只可惜这种感觉不能持久,无法和真正的快乐相比。
他们是独立的两股力量,所以他们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比如一个人肚子饿了,这个时候饥饿的感觉就是欲望的体现。然后他去吃了一顿饭,如果这顿饭的味道不错,而他又没有囫囵吞枣,而是像一个孤独的美食家一样,细细品味着每一口,那么这个过程里他收获到了两种的满足。
值得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力量都是中性的,也就是说欲望和快乐是没有道德评判的,真正产生道德评判是事实的性质决定的。比如一个人满足于他做了一百件好事,而另外个人满足于他做了一百件坏事。他们都是快乐的,但是在道德上显然又截然不同。
这和一个人赚钱,还有一个人尽职工作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给纳粹认真工作赚钱财富而图害犹太人的员工,显然不能说是一个好人,这里只是想说驱动力本身是中性的。

正如饿了人要想吃饭,进而吃到了好吃的美食,生活也可以满足欲望并获得快乐。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这里的快乐只是欲望的随机附带品,负面情绪才是欲望真正驱使我们的能量。
所以我们主张生活应该去追求快乐,而非欲望。当然,生命的必须欲望还是要去满足的,因为这一部分的欲望本身也不被我们所控,饿了就要吃饭,困了就要睡觉。
但是另一部分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些通过利用人脑缺陷持续产生对增量的需求无限放大和拉长欲望的行为,我们应该要想办法避免。
另一方面,我们主张生活应该要去追求快乐,而非金钱、梦想、责任。因为这些追求本质上都是通过欲望与快乐激励我们,而欲望我们也说过带来的实际上只是负面情绪,也即爽不过三秒。所以直接追求快乐,其实更符合我们的本性,这些只不过是达到快乐的途径和工具罢了。而且他们也未必会给每个人都带来真正的快乐。
满足好必须的生存欲望的同时找寻让自己快乐之物,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富必定是在追求快乐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水平的,因为财富不足会导致一些基本的欲望无法满足,而无法满足的欲望会持续产生持续的负面情绪。佛教徒可能会说,你可以把欲望砍了呀,这一点我不认同,我们不寻求过多的欲望,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说基本的欲望还是要满足的。
王阳明最终抛起两家,就是觉得两家想念父母之情,孝敬父母之意,有违良知。违法良知人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你就知道良知其实是欲望,觉得某件事情应该完成从0到1的一个增量满足。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其实快乐是一种更根本的主张。六年前我打破思维的牢笼,想明白了人在选择价值体系的时候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留下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用自由意志改怎么选?
今天我的答案就是按照让你按照快乐的方向去选。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家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哲学最终都是基于让他们自己快乐而提出的。
那些还在虚无主义河流里的人,顺着快乐的方向或者痛苦最小的方向应该能到达快乐的彼岸了。
快乐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存量产生的满足情绪,他最弱的形态是平和。它产生于我们的情绪系统,而情绪系统是可以被理智系统塑造的。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不单可以通过在有限的选择里让自己快乐,还能通过自我修养让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多。
去追求让自己快乐的事物,不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或是准备要做什么,都问问自己。
你快乐吗?

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

人是有意向性的生物,所谓的意向性指的是我们的意识总是投射于某些事物。而注意力,则是控制我们的意识作用于何处或者何物的能力。

原来我们说过了一些注意力的特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想说的是注意力的对象之一,也即我们自己。

注意力绝大多数时候会将意识带离自我,或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或被内在的观念所俘获。无论那一种都会将我们带离“我们”,进而陷入一种无明的境地。

无明前面的文章里我提到了几次,它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失察。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行、听不见自己的心声,犹如上了发条的机器,无意识的推进着自己。

我们说这就是和真实的自己失去了联系,甚至和真实的世界失去了联系,犹如梦游一般。

忙碌的生活是如此,亢奋的集体是如此,破旧的文化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毒,一种把人变成行尸走肉的病毒,看看周围的世界吧。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追逐什么嘛?

你的内心真的认可你的追逐嘛?

你有多久没有听听他的声音了?

当一个人与自己失去了联系,他就把自己交了出去,被某种自我之外的事物所牵引。

好一点就是无意识的行尸跟着意识流四处漂泊,差一点就是尽职的机器人任由领袖遥控。

只要我们的内心还在呐喊,那怕是极其微弱的声音,我们都还有觉醒启蒙的可能。

而当我们的声音还在对我们的行为发出不满的怒吼,而不是满足的快乐之中。

我们就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一驱动力,我们就还在被外力驱使着,或者说我们并不自由。

真正的第一驱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和自己保持联系才能听见他。

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才能去自由的做存在的选择,赋予自己生命非凡的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一省,我在做什么?

二省,我想做什么?

三省,我该做什么?

此之谓,心外无物。

哲学与面包

我第一次读与西方哲学有关的书是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来源于他在台湾大学上的哲学入门课。

这本书里对一些西方主流哲学家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把人引领进哲学大门的同时,也在试图解释哲学是什么。

时隔多年我已经不记得他在这本书究竟讲了些什么,除了他对哲学的那一个比喻。

如果生活是块面包,哲学就是调味料。

那时的我还在读大二,生活简单得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和考试。一切都还在既定的轨道之中,没有太多的自主性,故而也没有太多需要调味的地方。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哲学有着浓厚的爱好,并不是为了改变生活,而仅仅是想理解生活、理解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对我来说,我这块面包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吃这块面包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忘记了这个比喻,当然也忘记了那一本书。直到后来,我理解到这种以本质论及目的论看待生命的视角是荒谬的。一来是我们看不清,二来就是我们的自由意志赋予了我们选择的权力也既反叛一切既定安排的能力。

我们无法理解面包为何而来,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吃着面包。但是我们能不断地塑造这块面包,让它更能符合我们的口味。

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确实是生活这块面包的调味料,甚至还能是原料——把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前几天在和女票散步的时候,谈及最近正在看的《存在主义咖啡馆》,说起胡塞尔和现象学。

在复述了好多书里的观点后,女票提了一个问题,但是这些有什么用呢。

对我来说,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哲学有什么用呢?它仅仅只能作为一种智识的乐趣嘛?或者更高级的脑筋急转弯?

在我看来,理解自我和世界是它最大的公用。但这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的答案。有什么价值是它能带给每一个人的呢?

顺着这几个问题,我也就想起了最开始说的傅佩荣的那个描述——它是生活的调味料。

生活是每一个生存着的人的必然经历。每天你都必须去吃这个面包,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知道这么说很多人还是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就具体一点,用上面提到的现象学来试着改变一些面包的味道。

先看看我们的调味料——现象学,现象学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它的核心方法是,描述现象。这里的描述是有特定要求的,就是要悬置判断的描述。判断就是那些我们主观做出的结论,比如看到天空乌云密布就觉得对下雨。而现象指的是事物呈现给你的原始信息,比如一本书的质感、颜色、重量等等。

结合在一起,悬置判断的描述现象。

下面来看看我们有的一些面包。

第一个面包和我们自己有关,当我们准备换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可能会呈现出三种状态。1,对找到新工作的极度乐观;2,对找到新工作的极度悲观;3,对找到新工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三种情况都是基于判断得出的,这是对未来的一种超前反映。这种反映会对我们的现存状态造成影响,按照现象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摒弃这种观点,去客观的观察当下就业市场反馈出来的现象。可以是收集数据,也可以通过自身实际参与获得实际情况。悬置判断的同时,我们没也悬置判断产生的情绪。

仔细品味这个过程,像不像佛教倡导的活在当下?像不像是正念冥想对受想行识的干预?

第二个面包和他人有关,我们总会对人和事产生预期。预期骗子兑现诺言、预期方便面煮出来能和包装一样肉蛋俱全。通过悬置判断,我们去观察可以发现,骗子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守承诺、方便面开出来就一个面饼和几包调料。若我们悬置判断、降低预期,不上当受骗不说,及时止损和安心吃面还是可以办到的。

像不像中国智慧里的“听其言,观其行。”

第三个面包和世界有关,大多数人会觉得世界有一套法则,有时也会觉得人和人都用共通的特性,一般来说是好的特性。比如天道酬勤、父母一定会爱子女,政府一定好吧打住。当我们悬置了这种判断,去认真的观察现实世界、去留意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我们会发现没有绝对的共通的准则,也可以说没有绝对的观念共同体。只有变化万千的具体场景以及千差万别的个人,我们悬置这些判断,去理解每一个具体的场景、去考察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深处的世界,也即其真实的运作情况进而做出更贴合实际的生活决策。

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吧。

哲学作为诸多学科的源头,同时也是顶尖智慧的集合。各家之言各有选择、各有侧重,正如不是所有的调味料之间都能混出好味道一般,很多哲学观点也是不相容的。所幸,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只有一个。用什么调味料更多的看个人的口味和所经历的人生以及想要的生活。

哲学能改变生活的味道,是因为它提供了让你理解诸多问题的方法,很多时候当理解了问题的来源,解决方法也就显而易见。

这是哲学最一般的功用,适用于绝大多数不喜欢生活味道的人。

而对哲学应用的极致,就是将哲学作为生活方式。这时哲学就不再仅仅是调味料,它也成了生活的原材料。

它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它。

为什么要问人生的意义呢?

前篇一: 人在选择价值体系时的自由意志
前篇二:我读《世界为何存在》:体验比结果更重要

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又为什么要问人生的意义呢?

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古往今来有不同的人对此进行过追问,也试图去作出回答。

很显然,这是个开放的问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一以贯之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同样的人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答案。

我在这个问题上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有时抄抄被人的答案,有时创造出自己的答案,更多的时候则是无言以对。

这个问题也许是这么一个复合题,先给自己找出一些选项,然后再从这些选项里选一个。选项可以不断的添加和删除,伴随着选项的变化也需要重新选择,特别的是当觉得没有合适的答案的时候可以不做选择。

人生有什么意义就是这么一道古怪的题。有的人并没有留意到这道题,另一些人留意到了,但是并没有试图去揭开它。而那些专注于这道题的人,又再不断的修改着自己的答案,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们为什么要去解开这道题?我们又是如何意识到这道题的呢?我们为什么要去问人生的意义呢?

风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吹拂,花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开放,雪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飘落,月亮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升起。能问出这些的是人,也只有人。那个能问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且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的人。

人为什么会问为什么呢?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呢?

问为什么首先表达了人的一种能力,其次为什么表达了发问人的一种意愿,一探究竟的意愿。

对于这种能力的探讨还是留给科学家们,而意愿的探讨则扪心自问即可。

有时它是一种好奇,是它问出了风为什么会吹拂,问出了花什么会开放,问出了雨雪为什么会飘落,还有月亮为什么会升起,当然还有人生有什么意义。

有时它是一种质疑,质疑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质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城市,质疑为什么生在这个国家,质疑为什么要活着。

一念之差,天堂地狱。当我们好奇时,我们积极探索。当我们质疑时,我们消极抵抗。相同的是理性运行的方式,不同的是灵魂深处的底色。

那些不关心人生意义的人,生活并不会有什么额外的贬损,他们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着,就像风花雪月一般。

那些好奇人生意义的人,生活也并不会有什么额外的贬损,然而他们在存在的同时体验着更多超然的事物,他们会在春天细嗅盛开的百花,会在夏天感受拂面的清风,会在秋天举杯天边的明月,会在冬天惊叹皑皑的白雪。他们好奇是因为他们感慨生活中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美好事物,而人生为什么又能去享受着它们。

而那些质疑人生意义的人,生活或许只剩下无尽的不如意,在灵魂的世界中一片灰暗。

未曾质疑人生的人生是幸运的,因为质疑往往意味着苦难。

质疑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若人生的成分里只有质疑则何其悲哀。

苦难不可避免,但质疑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除了问为什么的能力,生命还馈赠了什么给我们?

自由意志。

不论身在何处,遭受何种苦难,只要灵魂健全,自由意志就不会被毁灭。

只要有自由意志,我们就能作出超越苦难让灵魂快乐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理解生命的可贵,发现自然的美,学习艺术的美,赋予战胜苦难的意义,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爱…

让灵魂快乐的事物既是美好的事物。

当脑海里再次想起那个人生意义的问题时,我会这么告诉自己。

努力过一段美好的人生,不断发现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即便深处苦难之中。

我读《世界为何存在》:体验比结果更重要

从罗辑思维买下这本书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时间看。每每在书架上看到它,心底总会跟着问到那个问题:世界为何存在?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单是我个人,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或许在文明未形成之时,某个原始人惊异于这个世界的存在时,在语言尚未形成之时,它就存在了。

很多人,或许对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开开心心的不去想那些难解的问题,生活也照常进行,太阳依旧东升西落,一切也没有什么变化,可能还会少一些困惑,多几分知足常乐。

思考大问题时很容易带来困惑,你会直面虚无,你会发现自己的无知,更有甚者会否定存在的意义,否定生活的意义。思考大问题看起来好像不单充满了艰难险阻,还可能让你脑海里熟悉的世界支离破碎。

然而思考大问题也并不是只会带来这些东西。神经病院里究竟有多少人是思考大问题住进去的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很多历史上优秀甚至伟大的头脑都思考过这类问题。在这个过程里,他们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我们往往管他们叫哲学家。

《世界为何存在?》自然是这些著作里的一本。不同以往的是,他记录着当下的优秀头脑们对这个对最新思考。也可以说,记录着人类对这个问题的最新认知。

当然,和人类历史上的每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一样,他并没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似乎这个问题也永远没有最终的答案,理性总会在某个地方停下脚步。

从这个角度而言,那些说不要想那么多的人,也没说错。想那么多干什么呢,毕竟你也不会彻底想明白。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结果总是那么重要。

世界也常常是以结果来做为衡量标准的。你的考试分数是多少?你的账户余额是多少?你的不动产又有多少?数字作为我们认知世界的工具,同时也成了认知我们自己的标准。然而,数字真的是一切嘛?

颜色有着特定的光波长,但为什么某个数字的波长会成为你眼里的蓝色?而另一个则是红色?水有着不同的温度,为什么某个温度你会觉得“热”,而另一个温度会觉得“冷”?

数字可以量化一些东西,做为评价的标准。但,它永远不能代表我们最完整的体验。体验是远比结果更重要的东西。夏天十几度的水往往让人觉得凉爽,冬天十几度的水则往往让人觉得冰凉。

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如果仅仅用结果来衡量,那么它就是0和1的问题。0说明你没有获得答案,1说明你获得了答案。从0出发,往往到不了1,很可能永远是0。

量化来看,一切似乎没有变化,一切都显得没有意义。然而,真的没有意义吗?

当然不是。过程里你至少能收获智识的体验。当然,这个体验是不是在你的价值观里占有一席之地,则另当别论。

体验是很重要的东西,它能让人直面人生的虚无。如果说人生有什么意义,抛去具体但答案不论,客观地讲它给我们提供了可能仅此一次的终极生命体验。

但话说回来,这一生究竟有何体验呢?做为一个非宿命论者,我更加相信我们的自由意志正是给我们选择自我体验的基石。对于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而言,不论我们处在何种境遇,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选择我们自我体验的自由。

我们的体验,小则可以卑如蝼蚁,大则可以壮如宇宙。卑微者往往无法察觉自我的卑微,宏大者则往往暗爽于自己的宏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年菩提,便是开悟。”等等都是内心宏大的体验。

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修炼出这等心境,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寻常体验不过就是喜怒哀乐。如果说分数只会带来痛苦,财富只会带来悲伤。那么这些社会对人的衡量标准于我们还有用吗?

我觉得没有。

对我们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带来开心快乐的体验。而苦痛悲伤,应该是我们要避免的体验。我们追求成长,追求财富增长等等,本质上都应该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开心快乐幸福体验,如与此相背,则本末倒置。

如果在每一个选择之中,我们能衡量自己短期会牺牲多少快乐体验,又收获多少快乐体验,长期又有则怎样的结果,那么一切选择应该就变得简单了。

遗憾的是,真相和未来往往在于迷雾之中。虽有自由意志,但是很多选择未必那么明朗。一定的经验、犯错和学习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如此,想明白自我体验的重要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避免你在打磨自己选择能力时,朝着牺牲自我体验的方向一路狂奔。同时,你也就能多一个角度看待他人的选择。

有的人行事利益至上,那是因为财富的增长让他体验到了最大化的快乐,或者最小化的痛苦。

有的人行事道义至上,那是因为底线的坚守让他体验到了最大化的快乐,或者最小化的痛苦。

有的人行事疯疯癫癫,那是因为放飞的自我让他体验到了最大化的快乐,或者最小化的痛苦。

而还有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赚钱觉得低俗了,坚守底线觉得吃亏了,按心情做事又觉得浪费时间,自己吃素又见不得别人吃肉…这群可怜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最想体验的是什么。

让自己体验良好的事情也就是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而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心中有价值的事情。

你觉得有价值但没能让你开心的事情其实没价值。

如何让幸福体验最大化呢?

我目前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它就如同如何使财富最大化一样,是个复杂的价值衡量体系。

但我知道情绪是对一个体验的检验标准,归结起来有如下两点,

一、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二、不开心的时候,想想为什么。

如果你思考世界为何存在这种大问题会不开心,那就不要想了,哪怕你想得明白。

如果你思考世界为何存在这种大问题会觉得很愉悦,即便你想不明白又有何妨呢?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比起结果体验更加重要。

比如这终将结束的生命^o^。

人在选择价值体系时的自由意志

工作五年来第一次休了探亲假,加上春节还有节前休的年假,赋闲了一个月,仿佛这个假期结束自己又要去上学似的。工作后一度受困于自己的狭隘,觉得退休前不会再有这样的假期了,即便这明明是自己一直所拥有的权利。表面上可能是舍不得绩效,也可能是听不得议论,还可能是放不下工作,但细想还是因为无知,无知有时挺可悲的。

在和平年代,大部分时候无知是幸运的。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发展是否会造成低价值劳动淘汰、不用担心货币放水是否会造成明年经济萧条、不用担心大陆板块运动是否会造成周边地震带活跃,更不用提大过滤器这类宇宙假说了。工作生活之余,打打机、喝喝茶、追追剧,借由已出现的没出现的各种消耗时间的利器,人生很快就过去了,即便天塌下来砸到的也都是别人,自己的世界比碳十二还稳定,和自己观念相左的全都是不正常的。信什么不重要,信很重要,自信尤其最重要。

安慰剂作用的前提是患者不知道那是安慰剂,但很多时候,即便戳穿了安慰剂的本质,有些患者不仅继续服用甚至疗效不减,这是个有趣的“信”的现象。得补充一下,只有与现代科学不冲突的安慰剂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乔布斯就是信过头去见他的神了,他究竟是否求得解脱了呢?这真的很难说。所以,请谨慎服用。

安慰剂的心理基础是“自证预言”。今天来点,明天饭多吃了两口是它起了作用,上楼气少喘了两口是它起了作用,世界比昨天光明、宇宙比昨天和平也是它起了作用,尽管可能是菜少了所以多来了两口饭,也可能是上楼的时候步子迈小了所以少喘了两口气,更有可能宇宙一直和平今年恰好是太阳黑子活跃年而上一个耀斑的辐射今天刚好抵达。但这些都不重要,安慰剂就是牛逼,这些最差也是它引发的蝴蝶效应。一切支撑我观念的统统拿来、一切不合我观念的统统走开。通例孤例从来不缺,缺的只是安慰剂这类药。

如此灵药也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那些性格里带有怀疑精神的倒霉蛋就没这个福分。别说安慰剂了,他们连自我都怀疑。倒霉蛋大体分为两种,先天的和后天的。他们的生存状况大体上差不多,真要细比后天的要惨些,是倒霉蛋中的倒霉蛋。比起一开始就不吃无效药的那些,他们乐乐呵呵的从众吃了大量安慰剂,产生了各种幻觉,萌生了各种希望,不断调整配方和计量,直到后来产生了怀疑火苗。有人遮蔽了火苗、有人烧掉了些观念、有人烧掉了知识体系、有人烧掉了价值体系。

古今中外的大哲,无一例外都是在不断怀疑中或建立或重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加上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的定义,最终构成了独有的哲学体系,或自立门户、或再开分支。就像每一位大哲都怀疑了先人一样,他们也成了被怀疑的先人。带点怀疑的精神,探寻每棵体系大树的深处,在根的地方是叫第一假设的东西。面对着这个最值得怀疑的东西,不免心生疑惑,难道这帮倒霉蛋在怀疑完自己和先人后,又抛弃了怀疑精神,造出了新的安慰剂抚慰自己,整嗨别人?

在其背后不论是感悟了天道的、还是面见了其神的,统统都不是纯粹的倒霉蛋。这也很好理解,一切怀疑的尽头必然面对的是无尽的虚无。内心不够强大的总要找些外在的力量,最终自嗨嗨人,这就是宗教性的根源。那纯粹的内心强大的倒霉蛋一般怎么干呢?他们会为自己的虚无赋予意义,形成各种的主义。维基百科解释“主义”一词如下,代表理念或有完整体系的思想和信念,也可视为实现不同目标的不同方法。既然是方法,就不是真理。感性的体悟也好,理性的选择也罢。本质上都应是个人选择,即便你体悟出了东西还面临着选择是否相信,选择相信则是前者,选择不相信则是后者。区别只是前者选择给自己喂安慰剂,后者选择直面冰冷的现实。

卢梭写到:“人生而自由却又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不明白这里的自由究竟是什么?是自由去死的权利吗?可有的神经病和犯人连自杀的权利的没有啊。现在看来,它可能指的是人在选择价值体系时的自由意志。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机会成本外要死不少脑细胞。而那些把自己交给命运而不做选择的大多数,其实也算一种选择。一种非常幸运的选择,首先赶上了个好时代,其次少了一个终极大问题,最后获得了不少的安慰剂福利,而这些正是倒霉蛋们无福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