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面包

我第一次读与西方哲学有关的书是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来源于他在台湾大学上的哲学入门课。

这本书里对一些西方主流哲学家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把人引领进哲学大门的同时,也在试图解释哲学是什么。

时隔多年我已经不记得他在这本书究竟讲了些什么,除了他对哲学的那一个比喻。

如果生活是块面包,哲学就是调味料。

那时的我还在读大二,生活简单得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和考试。一切都还在既定的轨道之中,没有太多的自主性,故而也没有太多需要调味的地方。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哲学有着浓厚的爱好,并不是为了改变生活,而仅仅是想理解生活、理解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对我来说,我这块面包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吃这块面包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忘记了这个比喻,当然也忘记了那一本书。直到后来,我理解到这种以本质论及目的论看待生命的视角是荒谬的。一来是我们看不清,二来就是我们的自由意志赋予了我们选择的权力也既反叛一切既定安排的能力。

我们无法理解面包为何而来,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吃着面包。但是我们能不断地塑造这块面包,让它更能符合我们的口味。

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确实是生活这块面包的调味料,甚至还能是原料——把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前几天在和女票散步的时候,谈及最近正在看的《存在主义咖啡馆》,说起胡塞尔和现象学。

在复述了好多书里的观点后,女票提了一个问题,但是这些有什么用呢。

对我来说,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哲学有什么用呢?它仅仅只能作为一种智识的乐趣嘛?或者更高级的脑筋急转弯?

在我看来,理解自我和世界是它最大的公用。但这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的答案。有什么价值是它能带给每一个人的呢?

顺着这几个问题,我也就想起了最开始说的傅佩荣的那个描述——它是生活的调味料。

生活是每一个生存着的人的必然经历。每天你都必须去吃这个面包,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知道这么说很多人还是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就具体一点,用上面提到的现象学来试着改变一些面包的味道。

先看看我们的调味料——现象学,现象学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它的核心方法是,描述现象。这里的描述是有特定要求的,就是要悬置判断的描述。判断就是那些我们主观做出的结论,比如看到天空乌云密布就觉得对下雨。而现象指的是事物呈现给你的原始信息,比如一本书的质感、颜色、重量等等。

结合在一起,悬置判断的描述现象。

下面来看看我们有的一些面包。

第一个面包和我们自己有关,当我们准备换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可能会呈现出三种状态。1,对找到新工作的极度乐观;2,对找到新工作的极度悲观;3,对找到新工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三种情况都是基于判断得出的,这是对未来的一种超前反映。这种反映会对我们的现存状态造成影响,按照现象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摒弃这种观点,去客观的观察当下就业市场反馈出来的现象。可以是收集数据,也可以通过自身实际参与获得实际情况。悬置判断的同时,我们没也悬置判断产生的情绪。

仔细品味这个过程,像不像佛教倡导的活在当下?像不像是正念冥想对受想行识的干预?

第二个面包和他人有关,我们总会对人和事产生预期。预期骗子兑现诺言、预期方便面煮出来能和包装一样肉蛋俱全。通过悬置判断,我们去观察可以发现,骗子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守承诺、方便面开出来就一个面饼和几包调料。若我们悬置判断、降低预期,不上当受骗不说,及时止损和安心吃面还是可以办到的。

像不像中国智慧里的“听其言,观其行。”

第三个面包和世界有关,大多数人会觉得世界有一套法则,有时也会觉得人和人都用共通的特性,一般来说是好的特性。比如天道酬勤、父母一定会爱子女,政府一定好吧打住。当我们悬置了这种判断,去认真的观察现实世界、去留意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我们会发现没有绝对的共通的准则,也可以说没有绝对的观念共同体。只有变化万千的具体场景以及千差万别的个人,我们悬置这些判断,去理解每一个具体的场景、去考察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深处的世界,也即其真实的运作情况进而做出更贴合实际的生活决策。

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吧。

哲学作为诸多学科的源头,同时也是顶尖智慧的集合。各家之言各有选择、各有侧重,正如不是所有的调味料之间都能混出好味道一般,很多哲学观点也是不相容的。所幸,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只有一个。用什么调味料更多的看个人的口味和所经历的人生以及想要的生活。

哲学能改变生活的味道,是因为它提供了让你理解诸多问题的方法,很多时候当理解了问题的来源,解决方法也就显而易见。

这是哲学最一般的功用,适用于绝大多数不喜欢生活味道的人。

而对哲学应用的极致,就是将哲学作为生活方式。这时哲学就不再仅仅是调味料,它也成了生活的原材料。

它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它。

我读《这才是心理学》:科学尚未普及

不久前火了一位考霸,不论新闻真假,倒是让人想起了件趣事,值得说道一下。

去年约莫也是这个时间,和某地产中介聊天,听闻其工作地段价格暴涨。

逻辑听着也很简单,时间再往前一年,这个地段学区的高中,有个学生考上了清华。

不是央行减息,也不是央行降准,更不是新一轮的四万亿。当然,和大洋彼岸的美联储更是没有一点关系。

这么一看,清北破零,似乎不单能让学校出名,更能让当地房产躺赢。

我若是校长,又恰好住在学校周边,这校史重任定是当仁不让。

别人家的孩子,不能变成自己家的孩子,但是教出别人家孩子的学校,确确实实能来教教自己家的孩子,要是教出清华的那个那就更妙了。

某年罗辑思维跨年演讲上,王石作为嘉宾上台发言,对自己创业的秘诀大谈特谈。

王石的秘诀是什么呢?睡得香。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翻来看看,是宝能万科之争的那一年。

万宝之争最终宝能退出落幕,也许是姚老板没有掌握睡眠之道吧。

许多年前,和三个朋友一起喝奶茶。期间聊起大家的星座,问我相信星座吗?我说不相信。对方问为什么?我说没有信的理由。

对面很认真的和我说,星座是有道理的,哪个月出生对人来说确实是不同,而且会产生影响吧。

坦诚的说,这个问题确实难道我了,当然也是最后一次难道我,因为接下来我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出生的月份确实会对人产生影响,可以说和月份对应的星座确实会对人产生影响。但是,

影响人的因素有很多,就同样的星座来说,也有不同年份、日期以及时间。再加上其它原因,比如家庭、父母、经历等等。

所以,星座对人是有影响,但他影响是多少?能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嘛?

我没有继续说下去,对面的朋友思辨能力还不错。当然,如果他们对上述问题作出肯定问题,我也准备了反面的案例——双胞胎。

世界是复杂的,因果关系往往藏在迷雾之后,人的大脑又喜欢建立联系,这给认识世界造成了障碍,也给骗子们留下了栖身之地。

所幸,人类发展出了科学,这是真正的文明之光,遗憾的是科学并没有真正普及开来。

我读《内观》:正念与法

《内观》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有一年的时间了,去年的时候在多抓鱼上买书,为了凑单想起了朋友推荐过的这本书。它讲的是一种冥想的修行方法,或者说它讲的是通过冥想达到一种境界的具体方法。

这境界就是佛陀所证悟的境界,到达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八正道。八正道是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正思维。而佛学中的戒定慧,正是对这八个方法的归类,前三为戒,中三为定,后二为慧。

八正道就是内观的具体方法,证悟就是内观的目的。

佛教不同于佛学,佛教是宗教,而佛学是认识世界和自己的一种方法论。所以本书的作者一直强调,自己是在传法而不是在传教。也就是说,这里的法是不依赖于佛教的。你不需要建立起佛教的信仰,就可以通过法而获得解脱。

我是科学的无神论者。所以我没有信仰。但这不影响我对佛学理论的兴趣,世界是多面的,多个角度看它总是有益处的。褪去信仰的魅力,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这里的法。

佛陀的法,是只可体悟不可言传的。对法的描述都有体悟到了法的前提才能理解。这里不免会陷入一种逻辑谬误的可能,那就是不可证伪。当然,不可证为的事物未必就是假的。因为我目前也没有证悟,所以这里我们不妨做个科学假设,假设经由内观我们最终都能达到这个境界,而且进一步假设我们现在都到了这个境界,佛陀的前提就是我们的常识。

法是寂、是灭、是无常、是无无常。好吧,简单点说,法就是一切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临时出现且不断变化的。这是我理解的版本,这个很符合量子力学、甚至很符合霍金的弦论。

理解的法和体悟的法还不太一样,按照佛陀的说法,理解的法只是一个观念,而体悟到的法才能让我们真正放下。上面假设了我们真正的体悟到了,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接受法的这个事实,进而会理解发生在我们内心的事情上的很多事物也都是虚妄的,又因为外在事物最终是由我们的心去认知的,所以外在事物对我们而言也是虚妄的。当我们明白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临时的,我们就会抛弃执着,让一切事物回归它的本来面貌,平静的接受一切。

我没有体悟到这个法,相信很多人也未必能体悟得到。当然,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需要讨论一下,这里的体悟究竟是体悟到一种客观真理还是一种主观的价值观?还是两者的混合体呢?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真理是存在于物理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我们就此打住吧,谈谈我的看法吧。

人的体悟离不开人的观察,而人的观察最终是以观念的形式被自己所觉察。所以,体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认识,可以是自我人生意义的认识也可以是自我存在的认识,当然也可以是两者的混合。佛陀体悟的出发点是脱离苦海,所以他自我观察的对象则是痛苦,进而体悟到了什么呢?体悟到感受是变化的客观事实以及基于这个事实去否定存在、进而否定存在产生的喜恶,进而弱化了喜恶产生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感受到变化这个是客观的,后面的都是主观选择的。

去年下半年我开始了冥想,学习的是正念冥想。正念冥想的核心要义就是不批判的觉知当下。也因为正念冥想的原因,我前段时间拿起了《内观》这一本书,一开始我觉得内观是正念的更高级的形式。但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正念才是内观的精炼,剥离了对人不必要的约束——戒。剥离了对人的价值观传导——慧。把自我观察这一部分提炼出来,让我们能够觉知自己、认识自己。

不是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也不是告诉我们要到什么境界,而是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佛陀在研究痛苦的时候,得出了另一个观察,那就是人在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会有两种状态,一种叫作无明,另一种则是由妄念驱使。这两种状态常常给我们带来痛苦,因为我们需要去觉知他们,进而彻底消灭这种状态。

正念就是要觉知它们,而体悟法的本质就是止息它们。

正如上面所说,这种体悟是带有主观的价值观选择色彩的。很多人就不一定接受,比如我们的王阳明老师。所以,西方社会把正念单独发展了起来传遍了世界,这是更普世的。

当然,也正因为它只是觉知而不是止息无明与妄念,所以也就变成了一生的修行了。

我读《世界为何存在》:体验比结果更重要

从罗辑思维买下这本书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时间看。每每在书架上看到它,心底总会跟着问到那个问题:世界为何存在?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单是我个人,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或许在文明未形成之时,某个原始人惊异于这个世界的存在时,在语言尚未形成之时,它就存在了。

很多人,或许对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开开心心的不去想那些难解的问题,生活也照常进行,太阳依旧东升西落,一切也没有什么变化,可能还会少一些困惑,多几分知足常乐。

思考大问题时很容易带来困惑,你会直面虚无,你会发现自己的无知,更有甚者会否定存在的意义,否定生活的意义。思考大问题看起来好像不单充满了艰难险阻,还可能让你脑海里熟悉的世界支离破碎。

然而思考大问题也并不是只会带来这些东西。神经病院里究竟有多少人是思考大问题住进去的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很多历史上优秀甚至伟大的头脑都思考过这类问题。在这个过程里,他们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我们往往管他们叫哲学家。

《世界为何存在?》自然是这些著作里的一本。不同以往的是,他记录着当下的优秀头脑们对这个对最新思考。也可以说,记录着人类对这个问题的最新认知。

当然,和人类历史上的每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一样,他并没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似乎这个问题也永远没有最终的答案,理性总会在某个地方停下脚步。

从这个角度而言,那些说不要想那么多的人,也没说错。想那么多干什么呢,毕竟你也不会彻底想明白。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结果总是那么重要。

世界也常常是以结果来做为衡量标准的。你的考试分数是多少?你的账户余额是多少?你的不动产又有多少?数字作为我们认知世界的工具,同时也成了认知我们自己的标准。然而,数字真的是一切嘛?

颜色有着特定的光波长,但为什么某个数字的波长会成为你眼里的蓝色?而另一个则是红色?水有着不同的温度,为什么某个温度你会觉得“热”,而另一个温度会觉得“冷”?

数字可以量化一些东西,做为评价的标准。但,它永远不能代表我们最完整的体验。体验是远比结果更重要的东西。夏天十几度的水往往让人觉得凉爽,冬天十几度的水则往往让人觉得冰凉。

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如果仅仅用结果来衡量,那么它就是0和1的问题。0说明你没有获得答案,1说明你获得了答案。从0出发,往往到不了1,很可能永远是0。

量化来看,一切似乎没有变化,一切都显得没有意义。然而,真的没有意义吗?

当然不是。过程里你至少能收获智识的体验。当然,这个体验是不是在你的价值观里占有一席之地,则另当别论。

体验是很重要的东西,它能让人直面人生的虚无。如果说人生有什么意义,抛去具体但答案不论,客观地讲它给我们提供了可能仅此一次的终极生命体验。

但话说回来,这一生究竟有何体验呢?做为一个非宿命论者,我更加相信我们的自由意志正是给我们选择自我体验的基石。对于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而言,不论我们处在何种境遇,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选择我们自我体验的自由。

我们的体验,小则可以卑如蝼蚁,大则可以壮如宇宙。卑微者往往无法察觉自我的卑微,宏大者则往往暗爽于自己的宏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年菩提,便是开悟。”等等都是内心宏大的体验。

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修炼出这等心境,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寻常体验不过就是喜怒哀乐。如果说分数只会带来痛苦,财富只会带来悲伤。那么这些社会对人的衡量标准于我们还有用吗?

我觉得没有。

对我们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带来开心快乐的体验。而苦痛悲伤,应该是我们要避免的体验。我们追求成长,追求财富增长等等,本质上都应该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开心快乐幸福体验,如与此相背,则本末倒置。

如果在每一个选择之中,我们能衡量自己短期会牺牲多少快乐体验,又收获多少快乐体验,长期又有则怎样的结果,那么一切选择应该就变得简单了。

遗憾的是,真相和未来往往在于迷雾之中。虽有自由意志,但是很多选择未必那么明朗。一定的经验、犯错和学习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如此,想明白自我体验的重要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避免你在打磨自己选择能力时,朝着牺牲自我体验的方向一路狂奔。同时,你也就能多一个角度看待他人的选择。

有的人行事利益至上,那是因为财富的增长让他体验到了最大化的快乐,或者最小化的痛苦。

有的人行事道义至上,那是因为底线的坚守让他体验到了最大化的快乐,或者最小化的痛苦。

有的人行事疯疯癫癫,那是因为放飞的自我让他体验到了最大化的快乐,或者最小化的痛苦。

而还有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赚钱觉得低俗了,坚守底线觉得吃亏了,按心情做事又觉得浪费时间,自己吃素又见不得别人吃肉…这群可怜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最想体验的是什么。

让自己体验良好的事情也就是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而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心中有价值的事情。

你觉得有价值但没能让你开心的事情其实没价值。

如何让幸福体验最大化呢?

我目前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它就如同如何使财富最大化一样,是个复杂的价值衡量体系。

但我知道情绪是对一个体验的检验标准,归结起来有如下两点,

一、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二、不开心的时候,想想为什么。

如果你思考世界为何存在这种大问题会不开心,那就不要想了,哪怕你想得明白。

如果你思考世界为何存在这种大问题会觉得很愉悦,即便你想不明白又有何妨呢?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比起结果体验更加重要。

比如这终将结束的生命^o^。

我读《动物农场》:不要被猪忽悠,更不要做猪

前不久读了乔治奥维尔的动物农场,在里面看到了熟悉的历史,甚至还有一些熟悉的人。
不同于王小波笔下的特立独行的那只有勇气的猪,这里的猪更加聪明,也更加讨厌。
农场是一个生产的地方,要生产就需要有劳动,而有劳动自然就应该有所得。理论上应该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事实上,农里的劳动分配却是不均的。动物们感受到了剥削,于是偶然的机会,大家造反赶出了人类,建立起了动物的农场。然后呢,经历了一段时间当家做主的热情以后,农场里的动物再次出现了阶级,大多数的动物最终过上了不如从前的生活。
这本上个世纪的书,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历史。当然,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是有一些神奇的国家在上演着动物农场的故事。这些国家的人,怕是一辈子也看不到乔治奥维尔的这个故事吧。
那么,对于极端环境下看到故事的我们,除了希望自己的国家不要变成这种极端情况外,这本故事对我们究竟有没有启发意义呢?
有的。
因为总有一些人,会想去当猪的。
这个故事有多个面向,但是最本质的内核就是劳动及劳动所得的分配。里面的欺骗、暴力、洗脑等等都是为了让某些动物多劳动,而另一些动物多获得。
想获得更多有错吗?没有。
想劳动更少有错吗?没有。
既想获得更多,又想获得更少有错吗?还是没有。
有错的是,暴力、欺骗、洗脑。
你看,抢劫、诈骗、传销这些,是不是就是当代的动物农场现象?
然而,现象不仅于此。这些只是已经写入法律法规的,还有大量在模糊地带的劳动成果侵吞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而且,即便是写入法律的那些现象,在发生之后,诉诸于法律已经是完羊补牢。所以,事前识别这类现象相当重要。
怎么识别呢?
就是上面说的,
是否有人想通过暴力、欺骗、洗脑等不在信息对称情况下,又或是自愿方式获取你的劳动所得。
再强调一次,
是否有人想通过暴力、欺骗、洗脑等不在信息对称情况下,又或是自愿方式获取你的劳动所得。
抢劫、诈骗、传销这些你当然知道了。下面做一些简单的场景分析。
给老板打工算不算?
如果劳动内容、工时、待遇是提前谈好的那就不算。但是,如果工作后,发现很多之前没谈甚至和说的不一样的情况,那么就是。比如,招聘的时候公司伪装自己的外包公司属性又或者不说明自己996加班的事实,那么就是。
购买了知识服务没有达到效果算不算?
如果在购买知识服务之初,服务提供方清楚说明了,按照何种方式使用知识服务能达到何种明确的效果那就不算。
但是,如果购买知识服务之初,服务提供方含糊其词,对于使用知识服务方式及能达到的明确效果没有给出清晰说明,那么就是。比如,一个叫《30天速成英语》的课程,一来没有说你每天需要学习多少小时,二来没有清晰定义“速成英语”。结果,你以为每天五分钟,三十天达到英语专八水平。但,最终知识服务方的解释是,每天读十六个小时以上,速成英语是指三十天每天能记住十个单词。这种就是通过暗示给你一个预期,然后卖的是另一种不符合你预期的东西,最终解释权还是在对方那。
我个人很看不惯这种现象,现在的很多知识服务提供者都玩这种东西,出现的现象就是只能隔一阵子出一个新的课程误导一波新的读者,杖着人口基数大总有收不完的智商税。
旁氏骗局算不算?
如果是明着的庞氏骗局就不算。
但是,如果是明着说一套,背地里说一套的,那就是了。
比如,和你说你买一个理财产品,每给月给你50%的回报,然后没有说这些利润何来,且最终无法兑付,那就是了。注意,辨析点在于,能否兑付。如果,不能兑付那就算了。能兑付你赚钱了,就不存在被获取劳动成果的事实。
再比如,一个卖家告诉你,我们卖一个东西给你,你要赚钱重点在于你购买某个东西之后,有人愿意从你这里花更高的价钱购买,或者是更多的人买更多份。这里的东西,不管是课程还是虚拟币。只要明确说明了,那么就不算,只能是愿赌服输。
信息不对称算不算?
那得看情况,如果卖家和你一样不知道某些信息,那么就不算。因为如果他把他知道的告诉你,那么你们之间的信息就是对称的。比如,上面的hr也不知道老板接下来要996,那么他就不是。推荐你知识服务的朋友也不知道,那么他也不是。卖你理财产品的销售不知道到该产品的本质,那么他同样不是。
这一条是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补充。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既要防止坏猪,也要防止笨猪。如同动物农场里猪之外的动物,每一只都是受害者,同时每一只都在推波助澜。
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去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把问题想得更明白,理性做决策。
然后,很多时候,想获取你劳动成果的人是不希望你有理性的。
要不通过洗脑搞坏你的脑子。
要不通过调动你的情绪压制你的理性。
典型的就是贩卖焦虑和贩卖希望的。
不否认,焦虑和希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也是确实存在的。
但,贩卖者的焦虑是不是真的是你的焦虑?如果是的话,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
又,贩卖者的希望是不是真的是你的希望?如果是的话,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
如果是的话,
他是真的能做到还是只是一个想做猪的人?

我读《跃迁》:顺心而动,顺势而为

最近把古典的《跃迁》读完了,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一起学JS的珠海的大师姐半个多月前来广州面基的时候她送的。

拿到书的当天晚上我就看了起来,光是在看几位大牛写的推荐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本书不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除了三篇正儿八经的推荐序外,腰封还有背面推荐的大V就有十几个,徐小平、吴伯凡、李笑来、姬十三等等。我想,看到这里稍微有点眼力劲的你应该也能看出点端详了吧?

要知道在一个IP时代,大V们普遍还是很看中个人声誉的,推荐书这种事情可不单单是顺水人情这么简单,想要推荐关键还是得有料。

《跃迁》顾名思义,讲的就是“跃迁”。这个跃迁既可以是人生等级的跃迁,也可以是能力等级的跃迁,还可以是职位的跃迁。之所以如此,因为本质上都是个人的跃迁。在书中,古典划分了三个次序: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经过这三个阶段,你就会收获一个跨越式成长。而这就是本书所谓的“跃迁”。

本书一共有五章,前四章讲述跃迁的方法论,而第五章则偏向于信念,讲述的是古典关于跃迁的内在动力也既他所说的心法。

第一章说要想成为高手,实现跃迁必须要懂得“利用事物规律,放大个人努力”,属于贯穿本书的一章。

接下来第二章开始讲了我们要利用的“规律”,即由“幂律定律”揭示的头部效应。本章的核心就讲一个道理:无论身在何处、在做何事,要往“头部”靠拢。这既适用于就业、择城等个人选择,也适用于做好本职工作等个人努力。说得更直白一点,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要选择头部。在选择既定的时候时候,要在方向上努力进入头部。

第三章承接第二章主要讲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效率、学习效率、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古典看来,学得更快,学得更好,意味着更强的选择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既,能更好的完成上一章的选择头部、进入头部的战略。所以,本章其实是实现上一章的方法论中的基础能力部分,也既个人的内在提升部分。与内在提升对应的就是与外在交互的部分,也既接下来第四章的内容。

第四章,讲的是我们如何从时间的维度及空间的维度去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这一章是本书的核心方法论所在。时间和空间的描述我觉得不是很清晰,我觉得更好的说法是,看得更远、看得更深。其中看得远,只讲了“轮回问题”模型,提供的方法论是打破负循环,建立正循环。而看得深只讲了“系统”模型,提供的方法论是多层布点。

最后的第五章,古典讲了在应用上述方法论时的内在选择。即,我们看世界、看自己、看人际的出发点。这一部分更多的是个人选择,而非方法论。就好像一副扑克牌,1、2、3的大小问题是可观的。而打牌的时候,先出1还是3,又或者是2,这就是个人选择了。这一章,可以归结为是古典基于观察及个人人生体验提出的一些面对人生的底层方法分享。

自打进入IT以来,我的加班一直很多,个人时间严重被占用,诸多好习惯也停滞了。在我个人反思过去一年加班得失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第一个冲击我的是“聪明的勤奋”的观点,我不是一个不勤奋的人。但,近年的观察确实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样的努力放在不同的地方,结果能差很远。是努力不对嘛?不是,努力是基础。只是我们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以为努力能解决一切问题,那是思考上的偷懒。这和那些勤奋上的偷懒的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如果对方是一个勤奋上偷懒的人,而选择上勤奋的人,你可能连他都不如。所以,为了维护努力的勤奋的好名声我们要做什么?

聪明的勤奋。

我们要把勤奋交给聪明的选择,而不是交给运气。这是本书对我最大的提醒,提醒我过往我留意到了却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选择大于勤奋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提醒我的观念,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一个。

对于这本书我也是有一些不认同的地方,仅举一例。里面说了功利的学习法,或许为了打破常规的学习法,所以古典强调这个,但我认为他忽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功利的学习法的目的在于找到答案。而我们的阅读除了找答案还有体验历程、提高逻辑等等。不同的读书方法有不同的使用场景,我觉得这是古典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没说的。

书里还有很多的观点和方法论,推荐每一个人不能了解下面这句话的人都去看看:“取势、明道、优术。”

这好像是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我最近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这里的“势”是什么?是区块链火就去做区块链、AI火就去做AI嘛?

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势”是一种系统性的外在力量,它在于能放大你的努力。

取势在取,我们不是要跟着趋势走,而是要借助趋势加快实现我们的目的。

有网友给这句话的前面加了一个词,甚是喜欢。

正心、取势、明道、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