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轻安

我们说过,正念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包括了自己的身心活动。

换句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能知道此时此刻自己正在做什么,自己正在想什么。

就拿此时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来说,我的眼睛正在看着我的屏幕,我的耳朵正在听着按键发出的嘟嘟声波,我的手指正在触摸我的键盘,而我的意识正在不断涌现出你看到的这段话。

而当我没有正念的时候,我的眼睛可能仍然对着我的屏幕,我的手指可能仍然放在我的键盘上,我的耳朵仍然也是通畅的,而我的意识自然也在活动。

尽管这些都没有变,但我也许对屏幕视而不见,对声音听而不闻,对键盘触而不知,而我的意识也许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游荡,它可能是当下的时刻,也可能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更可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但绝不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而我们的意识游荡,只会在某个或主动或被动停下思考的时刻,才会再次回到当下。

所以养成每天冥想的习惯,其实就是每天固定给自己一个回到当下的契机,一个给迷茫者找回生命的机会。

停止思考就是意识停止活动,思考也就是意识活动。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意识怎么可能不活动呢?

可以的,类比一下人的可以了。人不活动不一定代表人没了。同样的道理,意识不活动,并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但意识不活动。

这就是自古以来,静坐、禅修、打坐、冥想等一切通过静的方法修炼心性的最核心的关键之处,只此一条。

冥想虽好,但我们仍然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意识活动自然还是需要的。

对意识活动与意识活动停止的配比不同就产生了两大类偏好问题——“入世”与“出世”。

“入世”就是意识活动为主,也就是心系着各种个人、家庭、国家、世界的事情为主,而停止思考这种技巧则是过程中用来调节自我的工具,极端情况就是每日尘劳而不自愈的芸芸众生。

“出世”就是意识停止活动为主,而生存之类的需求则完全只是将就之举。极端情况就是那些进入超脱“状态”的人,当然这种情况过于超脱现实,也就不能用科学证伪了,是不是真的有我也不知道。

出世之人自有出世之人的法子,我们大多数人自然还是入世之人,所以意识活动自然还是我们的不可分离的。

冥想有其形而上的一面的同时也有其科学的一面。换成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冥想的人具备一些科学可以观测到的生理状态,而这些生理状态科学已经证明是对人自我疗愈有巨大帮助的,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的层面。

而有意思的是,这种疗愈即便不通过科学的手段,往往通过身边人的直观感觉也是能显而易见的。这种他人能观察到状态的改变,在古籍中就叫“变化气质”。

也就是说,人借由冥想达到的状态改善的影响是整体的,并不会因为意识再次活动而立刻丢失。

但是,我们这里并不是想强调的这一点。我们想探讨的是一个更大的话题,

我们在意识停止活动时达到这种具有自我疗愈的生理状态能不能在意识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呢?

答案是,可以!如果你认真看了今天的文章以及之前的文章我想你应该已经想到那个答案了。

正念。

为什么可以我们就不探讨了,这有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大量的研究。况且再多的力学分析,也无法让一个一心躺平的人坐起来。反过来说,一个躺平的人想坐起来还需要你去做力学分析嘛?

正念的概念很简单,但是要时时做到正念很难,特别是我们这个以夺取人们注意力为利的时代。他人怎么想我们不管,我们受好自己的内心就行。

停下思考固然能让我们恢复正念,但当我们处于非正念的意识活动时,我们还怎么能意识到停下思考呢。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非正念时刻,而在于正念时刻我们如何保持正念,更关键的在于我们在正念意识活动时刻,如何保持正念?

换句话说,我们如何防止或者减少我们从正念意识活动中离开当下?

答案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慢轻安。

慢指的是我们身体或者意识的活动比我们正常的速度稍微慢一点。

轻安指的是我们让内心轻轻的安定下来,也就是让意识活动轻轻的停下。这也是冥想的一个衍生窍门。

如果仔细大量我们的意识活动,你会发现它其实也是有中点的,正比如我们的呼吸,我们通常都觉得呼吸是不停止的,但是其实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是有一个微小的停顿的,意识活动也是如此。

慢轻安的理念正是在意识活动的每一个小段中,我们要放慢速度,而在达到那个分段点时要轻轻的达到。

而这么一个小轻安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冥想的瞬间。

而慢的理由我们接着说,但是其实到这里你就可以自己从躺着坐起来了。力学分析与否其实不是那么重要了。

正念是需要意识的注意力支持的,而我们说过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同时注意力的转移又有一套固有的机制。而我们又说过保持觉察的能力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保持对注意力转移的觉察,而对当下的觉察正是正念。

这句话其实描述了两个闭环,一个正反馈的环以及一个负反馈的环。而这个负反馈的环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称——因果轮回。

可以看到,我们要维持这个正反馈的环需要三个条件:一、把注意力的一部分放于当下;二、注意力有足够的盈余去知晓注意力的焦点及其转移;三、注意力转移的时候把其拉回当下。

一是正循环的起点,也是我们的自主的主动选择行为,没有正念的初始意愿后面的问题也都谈不上。

三是和一看着类似,其实一个被动的行为。也就是在我们意识到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大脑需要被动给意识推送的想法。这个被动回路的形成需要刻意练习,而可以练习的方式也就是一,主动的多做正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被动推送回路。当然,在形成被动回路之前,只要你主动的正念的这个意识不断,它就会一直在你的脑子里,所以也并不需要被动推送。

所以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二,当我们作出了正念的选择后,让它驻留于意识中,同时能在注意力被转移走之后,且在正念的想法消逝前把它拉回来。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注意力盈余去意识到注意力的转移,那么正念的想法很快就会因为注意力关注了新事物而消退。

说道这里你就该明白,慢就是这个让注意力留有盈余的方法。

而慢与轻安放在一起,就是慢轻安了。

大器免成

踏入尘网中,一去十二年。
复得明心照,过往皆助缘。
浮云绕青山,飞鸟戏林间。
色受行识想,万法归自然。

正念与冥想

我们说过正念冥想是锻炼自我觉察能力的最好方式,今天来仔细说说我对正念冥想的个人观点。

正念冥想其实是正念+冥想,由于冥想的历史更久远一些我们先说说冥想。其实要具体的说清楚什么是冥想比较可能,因为与其说是清晰的定义,他更多的是对一种行为方式的概括。与它有关系的词也不少,比如坐禅、坐忘、静坐。

很显然这几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却是对同一种行为不同角度的描述。坐禅就是坐着禅定,坐忘就是坐着忘我、静坐就是安静的坐着。更有人又起了个名字,坐享——坐享其成。而冥想的字面意思既有深深的思考,也有停止思考的意思,还有深深想象的意思。如果考虑想象和思考是两种不同的行为,那么最后这一种也是停止思考的一种特殊情况。

所以,停止思考,这也是我对冥想的理解。不但要停止主动的思考,也要停止被动的思考。我们说过注意力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客体,因此思考活动必定会占用注意力,所以冥想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释放注意力,让潜意识中的感知与想法得以浮现。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冥想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坐着!而且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冥想,当然开车干活的时候还是不要冥想了,冥想要在安全与无害的情景下。排队、坐公交、等红绿灯等等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冥想主要保持觉知。这也就是冥想与睡觉的不同,睡觉只的就是觉知能力的关闭。而保持觉知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念,正念就是保持觉知。而正念与睡觉的中间状态就是我们一再提及的无明。

与冥想相同,出了睡觉意外我们也都可以正念。吃饭、散布,甚至开车干活也是可以的。正念与思考是不冲突的。

正念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包括自己的身心活动。这自然也包括了我们最为关心的快乐的路标——情绪。

冥想能让我们潜意识中细微的想法与感受浮现,配合上正念的觉知,我们就能认知道这部隐秘的自我。一来我们可以看清他们是怎么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二来我们的正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强到一定程度即便不是在冥想,我们也能觉察到这些细微之处。

最后我们再重温一下这两个概念,冥想就是停止思考,正念就是觉知当下。

学会停下来

每当我和朋友聚餐的时候,我的女票就会担心我吃不饱。因为我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与人交流的时候,总会力图把脑海里浮现出的观点详尽的表达出来。本来如果只是一个观点还好,但不幸的是人的思维是一个链条,一个观点之后会跟着一系列相关的观点,这导致我说起话来常常停不下来。用我女票的话讲,就像大话西游里唐僧,受不了的时候真想一巴掌抽过来。

好在和我吃饭的老友们都是文明人,被人抽嘴巴子的事情还未曾发生过。但仔细想想,每当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还有菜品的味道如何。当然空肚子的事情也没发生过,因为老友们看我滔滔不绝也总是会提醒我吃东西,但细细想来,他们是不是在暗示我,你该停一停了?

无独有偶,每当我打游戏、追剧的时候。也是每每停不下来,打完这个关卡马上接着下一个关卡,看完一集立马开始看下一集。对于这两种情况就怨不得我了,现代娱乐深谙人类的上瘾机制。通过对人类欲望系统的利用,人类就想被胡萝卜牵着走的驴子。

好在人类不是驴子,自我觉察能力或主动或被动的是能意识到自身当前的状况。当然,能否意识到正在被欲望驱动与能否祛除欲望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之前讲过了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想讲的是,在认知系统收到当前正在被欲望驱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停下来。

当我们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就破除了欲望的控制。然而实际情况常常是这样的,我们认知系统让我们意识到正在被欲望控制,或者更直观的体验就是正在上头,或者上瘾的时候。没过多久我们又继续当前的行为了。行为或者说行为后面的注意力是有惯性的,如果我们认知到当前的行为后,没有立马去驱动注意力,我们注意力很快就回到先前的目标事物上。

所以要打断当前的上头行为,我们必须要有效的控制注意力,让他远离上头的事物。而注意力是有意向性的,因此这就意味着要打破注意力先前的惯性,我们就必须讲注意力投注到一个我们选定的事物上。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个人对注意力控制能力的不同,它会有挣扎,最终也可能失败。但请不要气馁,我们对于注意力的控制能力是可以提升的。无论是通过自我觉察能力培养的主动练习,还是这种被动的实战时刻,我们对注意力的控制会越来越强。

转移注意力的目标对象有很多选择,比如可以抽自己一嘴巴子(微笑)引起的疼痛,或者是身边百无聊赖的猫猫,又或者是天边的云朵。只要能安定我们的注意力,都是好的对象。而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我们自身,而且也不需要真给自己一嘴巴子。将注意力安定在我们自身除了避免注意力回到上瘾的事物上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觉察自己的状态。

当我们上头时,我们自身并不是平静的状态。无论是身体上的呼吸,还是感受上的情绪。我们就是处于这么一个不那么平常的状态之中,当我们关注自身的时候我们就能“看见”这些不好的状态。这些状态是一个整体,呼吸是情绪在身体上的一种关联反应。这种神奇的反应在于,你可以通过主动去改变呼吸进而改变情绪。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里想说的就是——做深呼吸,这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其它事物上不具备的一个特点。当然,这也不是必要的。即便不深呼吸,呼吸自身和情绪也会自然平缓下来。甚至一些熟悉的事物,也能加快自己的平缓。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透过呼吸我们能直到自己平缓到了什么程度。

当我们停下来之后,我们就摆脱了欲望的控制,此时我们可以平静的审视我们现在上头的事物,看看它是不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如果是的话,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心态去做它,将满足欲望的出发点转变为由快乐触发的出发点,如果不行那就在保持自我觉察的状态去继续。

一心一时

六月天的早晨,云朵早早就开始在天边追逐,那嬉闹的欢笑犹如刺眼的阳光,将熟睡的人唤醒,似乎在说,起来呀,一起来玩啊。就连身后的凉风也不甘示弱,一个劲的推着尚处疲软的身躯,仿佛只要张开翅膀,它立马就能将人送进蔚蓝的怀抱。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凉凉的清风,还有自由自在的我。一切都是本来的面貌,无论昨天我们从哪里来,也不管明天我们会到哪里去,我们共度此时此刻。不恋过往,不迎未来,一心一时,一时一心。任它天地风云变,此心安处便是乐土。

一心不灭,则乱象无生。世间有太多的美好,我们也向往着太多的美好。见一朵美丽的花儿,就想着觅下一朵更美的花儿。刚爬上一座山头,转眼就奔向下一座更高的山头。一朵又一朵的花儿,一座又一座的山头,我们追求着什么,又好像没追求着什么。

我们追求之物永远都为了下一个追求之物存在,我们的心看似在此刻,实在下一刻,永远到不了的下一刻。我们用心于事物,又好像没有用心于事物。我们有心,又好像没心。人只一心,心无二用,二用则无心。有心看花,则一朵花有千万刻美丽的瞬间。无心看花,则千万朵美丽的花只有相同的一刻。

用心体会,世间美妙不过如此。
一心一时,一时一心。

自我觉察的培养

在《追求快乐的第一步》的里,我明确了追求快乐的第一步是保持对自我的觉察。而其中重点是对自我情绪的觉察,除了情绪之外的自我觉察是为了处理情绪信号提供附加的信息。为了强调情绪信号的重要,这里重申一下把快乐作为追求的人生主张的内涵——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

另一方面,即便不是为了快乐,不论是把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保持对自我觉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内心明净,失去自我觉察也就是失去了我们本心,失去我们的本心我们也就很容易失去重要之物。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与自己失去联系的状态,在《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里面我讨论过了这种状态,这里就不赘述了。

知道了自我觉察的目的和自我失察的风险,我们需要再进一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自我觉察。严格的说,自我觉察其实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你能关注到身体的感觉、能关注到升起的情绪、能留意到闪现的想法,也就是你能觉察到发生在自己变化。

这种状态是一个宽广的范围,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变化都能有所觉察就是所谓的念念留心,而对一切变化都没有觉察那就是所谓的脑死亡了。保持自我觉察本质上就是要维持这种状态,维持的越长越好。而在做到时时维持这种状态之前,能在特定时刻能进入这种状态是最近的目标,对于追求快乐的我们而言,重点就是不快乐的情绪出现的时候,贪婪、愤怒、害怕、焦虑……

自我觉察的主体是意识,感知和认知作为意识的两个基本功能,它们都具备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试想一下,当你走在马路,忽然头上飞过一架直升机,你不由自主的抬起头看了看,之后想起来你还在过马路,于是又把头拉回到了对路面的关注。在这里感知与认知先后完成了对注意力的转移。

感知是被动进行的,很多时候也不会转移注意力,而是自发的就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了处理。只有当觉得事态紧急时,才会通过转移注意力将认知能力定向调动过来,这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就会顺着这个注意力的方向去处理事物。我们有时觉得注意力的不集中其实是感知系统过多的转移了注意力。而对生活的麻木不仁,则是感知系统在有的完全被忽视了。

而我们提到的情绪正是感知的对象之一。很显然,无论是被感知系统转移走注意力,还是忽略感知系统的信息都是无益于我们的,也就是放任情绪以及无视情绪。所以自我觉察的实质就是收到感知的信息,同时不丢失对注意力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力。这就是自我觉察,认知能力对于感知以及注意力的认知。

由于注意力是认知的基础,所以对注意力的认知其实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加上我们说过感知和认知是意识的两个功能,所以这里我们又绕回来了!自我觉察是对意识活动的认知。这里的认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利用认知能力去觉察,另一种是利用感知能力的注意力调用机制,触发认知能力进行觉察。

我们的认知系统大部分时候都进行着工作,所以主动的利用认知能力觉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注意力单一时间只能作用于一个客体,因而长久的保持自我觉察状态只能通过第二种方式。而第二种方式又反过来只能通过第一种方式来练习。所以第二种觉察是我们的目的,而第一种觉察是我们训练的方法。

举个例子,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感知感受到这种情绪后,会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攻击性的事情上,比如骂人甚至攻击他人上。而这时我们的认知系统没没有觉察这一点,它更多的是在想怎么骂人这种策略性问题。而如果我们能在生气时将认知系统转移到生气这个感受上,由于注意力的单一性,我们就不太可能骂人,而是开始思考应对生气这个感受的最佳策略。

这就是培养觉察能力对感受被动觉察的溢出。我们不会被情绪带着走,而这就是追求快乐的基本要求。当然,这一点不那么容易做到。大多数我们生气的时候,都会带着攻击性的行为,这是进化留下的先天反应。索性的是,我们对感知系统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塑造的。这种方式正式通过第一种主动的觉察来形成条件反射。

只要时常主动的用认知能力去觉察自己的意识活动,尤其是包含情绪在内的感知活动。渐渐的我们就会锻炼出对自己意识活动的条件性觉察,而非原始的条件性反应。对追求快乐的我们而言,就是我们不会再忽略那些不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不会应激性的被不快乐的情绪带着走。我们能审查自己的情绪并用理智去选择最合理的行为(包括不行为)。

觉察能力的培养具体有很多形式,比如反思、比如写日记,而最合适的是正念。正念的概念正是对应着对自我保持觉知,反思和写日记相比,正念是对当下进行的训练。而对当下进行的训练,会使得被动的觉察也是当下发生的。正念可以和很多行为结合,比如正念冥想、正念吃饭、正念散步、正念跑步等等等等,一切的当下皆可正念。

而正念冥想是其中最好的形式,因为它对自我的主动觉察最为细微,因而培养出来的自我觉察能力也最为通微。

追求快乐的第一步

在上一篇《你快乐吗?》里我提出了人生要追求快乐的主张,我认为这是同时符合人的先天天性以及后天理性的一种积极的人生选择。它是一篇从理性出发的文章,目的是为了开宗明义去除生活中的诸多表象回到生命动机的本源。这不免使得它显得过于抽象,但这种抽象的不可避免的。对于具体的人我或许可以告诉他那种痛苦可以避免,那些快乐值得他去追求,但对于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除了情绪本身我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

人和人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人和人的情感则可相通。一个喜欢吃咸豆腐脑和一个喜欢吃甜豆腐脑的人,他们味蕾的经历肯定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喜爱的情感却是相似的。你无法通过描述的形式,去告诉喜欢吃先咸豆腐脑的人甜豆腐脑是怎么怎么的好吃,反之亦然。你能说的只是吃这个会让你产生好吃的感受。还是同样的道理,我无法通过文字、大量的文字让你理解到追求快乐的快乐究竟有多快乐。我能告诉你的最多也只是有追求快乐的这种人生主张而已了。

虽然我无法直接传达给你真正的快乐,但我可以分享你追求快乐的方法。也许当你过上了追求了快乐的人生,你也就能理解追求快乐的快乐,甚至惊奇为什么追求快乐是这么奇妙,进一步的再次阅读《你快乐吗?》,然后明白原来一切原来是如此的自然,一切都是我们自小就有而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丢失的东西。现在仔细想想,除去那些不正常的家庭环境,是不是大多是儿童都是快乐的呢?他们是不是对生活充满好奇,永远充满精力呢?

我们成长的同时不断收获了新的东西,但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这也许是成长的代价,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丢弃的东西我们是可以找回来的。只是这里需要我们先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你而言快乐是不是最重要的事物。这也正是我的主张,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选项,而且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的第一选项。对于那些生命里的有比快乐更重要的事物的人,衷心的祝愿他们在追求重要事物的同时也能收获快乐。这当然可能的,因为大多数时候快乐和很多事物并不矛盾。

当再次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出发点后,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自己是不是在追求快乐?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追求快乐”的内涵。我们上一讲说过,快乐是对存量的一种积极情绪。我们应用一下这个定义,他的逆否命题——消极的情绪就是不快乐的,我们同时把没有情绪当作平和。所以追求快乐实际上包含三点——创造快乐的情绪,不破坏平和的情绪,减少不快乐的情绪。捎带的说一句,这也确定了我们对不同欲望的不同态度。

追求快乐的这个内涵,告诉了我们追求快乐的标准,也明确了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一步——保持对自我情绪的察觉。但仅仅只是保持对情绪的觉察是不够的,因为情绪并不是独自存在的,它往往是有关联物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情绪应该叫做情绪信号,它是“人事物”给我们发送的信号。比如快乐就来源于每种“存量”,害怕就来源于某种威胁。再具体点,但我们看到自己的手指流血,我们会产生恐惧的情绪。所以我们追求快乐对情绪的三种处理,实际上是以情绪为信号,去对具体的人事物产生行为(包括不行为)。

由于一切客体最终都会在我们的大脑里形成对应的“知觉物”,换句话说叫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所以,除了保持对自我情绪的觉察外,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身体保持觉察、对自己的身心感受保持觉察、对自己的意识活动保持觉察、最后是对自我的存在保持觉察。这些我们合并起来就是——对自我保持觉察。

对自我保持觉察就是我们追求快乐的第一步。

你快乐吗?

你是否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又是否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场下问过呢?
比如尝试新馆子的时候,
又比如肆意散步的时候,
还比如追逐人生目标的时候,
最后,是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
有人说人走得太快时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要我说应该是时间流逝的太快时要停下来问一问自己的灵魂,
你快乐吗?

人生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但人生一定是有目的的。
生物在具备内在的生理条件,同时也面临这外部环境。
两者决定了生物层面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目的——生存,这是写在我们的本能系统之中的。
然而生存并不总是生命的第一目的,他会受到生理系统中更高级的层次的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动物的情绪系统,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抑郁症。
需要提出的是,抑郁症不单只存在于人类之中。
在此之上就是理智系统,人生是否有意义就是这一层做出的判断。
也正是理智系统,让人类得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对情绪系统的影响进而影响本能系统。
也就是说,理智系统具备调度情绪系统做出自我牺牲或者自我救赎的能力。
然而理智系统并非任何时候都处于主宰地位,甚至它最开始进化出来的时候也仅仅是服务于前两个系统,更直接的说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对于羸弱的理智系统,功能或许只是用以认识环境调整对环境的反馈。
再强大一些的,则能认识自我,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能认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得更好,甚至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个层次的理智系统更多的还是顺从,顺从于本能,顺从于环境给予的设定,也就是他人赋予的人生目的也许还有意义。
理智系统再强大一些,就会进入到一个分水岭了,它开始质问生存的目的,开始思考一切的意义。这也就是隔绝绝大多数人和绝少部分人的虚无主义的河流。
横渡河流的旅程是艰辛而痛苦的,于是很多人退了回去,回到了对生活的顺中之中。而另一部分人,则最终到达了彼岸。他们把自己渡河的经验扔了回来,有意思的事,这些经验使得很多人有了更好的顺从在河岸这边的理由,而最终又是由极少数的人借鉴着这些经验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到达了彼岸。
渡河的关键在于自由意志,在于自由意志对自我价值体系的选择。
意识到虚无,才能意识到存在。安于既定存在的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只是一种顺从。

可是无论顺从与否,生命也都是有其主张的,当然这也是生活的主张。无非就是顺从者的主张,来自于本能、环境、教育。而不顺从者的主张则是把本能、环境、教育等主张作为选择的选项,甚至于创造出一些新的选项。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其生活中的主张也不禁相同。按照我们的环境来说,主要是这几个,责任、金钱、玩乐,梦想。
他们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生命的第一驱动力。
然而以他们作为第一驱动力的过程中,更深一层的我们究竟得到了么?又或者说是什么驱动着第一驱动力?
答案有两个,欲望与快乐。

姑且叫他们元驱动力吧,他们是独立的两股力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他们是生命的设定,没有这两股力量,行为和生命不会呈现出目的性。他们决定了生命是否展开某些行为。
其中的欲望设定在于增量导致的满足,而快乐设定在于存量导致的满足。
欲望会驱使人去获得增量,而快乐则会让人停下享受存量。
另一方面,欲望会在情绪系统中产生负面的情绪能以督促人去行动,而快乐则之后激起正面的情绪能量。欲望之所以会产生爽的感觉,关键在于负面情绪消除的那一刻,好比你背了一百斤的背包走了一路,之后把它给放下,那一刻的轻松自在就是爽,只可惜这种感觉不能持久,无法和真正的快乐相比。
他们是独立的两股力量,所以他们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比如一个人肚子饿了,这个时候饥饿的感觉就是欲望的体现。然后他去吃了一顿饭,如果这顿饭的味道不错,而他又没有囫囵吞枣,而是像一个孤独的美食家一样,细细品味着每一口,那么这个过程里他收获到了两种的满足。
值得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力量都是中性的,也就是说欲望和快乐是没有道德评判的,真正产生道德评判是事实的性质决定的。比如一个人满足于他做了一百件好事,而另外个人满足于他做了一百件坏事。他们都是快乐的,但是在道德上显然又截然不同。
这和一个人赚钱,还有一个人尽职工作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给纳粹认真工作赚钱财富而图害犹太人的员工,显然不能说是一个好人,这里只是想说驱动力本身是中性的。

正如饿了人要想吃饭,进而吃到了好吃的美食,生活也可以满足欲望并获得快乐。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这里的快乐只是欲望的随机附带品,负面情绪才是欲望真正驱使我们的能量。
所以我们主张生活应该去追求快乐,而非欲望。当然,生命的必须欲望还是要去满足的,因为这一部分的欲望本身也不被我们所控,饿了就要吃饭,困了就要睡觉。
但是另一部分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些通过利用人脑缺陷持续产生对增量的需求无限放大和拉长欲望的行为,我们应该要想办法避免。
另一方面,我们主张生活应该要去追求快乐,而非金钱、梦想、责任。因为这些追求本质上都是通过欲望与快乐激励我们,而欲望我们也说过带来的实际上只是负面情绪,也即爽不过三秒。所以直接追求快乐,其实更符合我们的本性,这些只不过是达到快乐的途径和工具罢了。而且他们也未必会给每个人都带来真正的快乐。
满足好必须的生存欲望的同时找寻让自己快乐之物,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富必定是在追求快乐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水平的,因为财富不足会导致一些基本的欲望无法满足,而无法满足的欲望会持续产生持续的负面情绪。佛教徒可能会说,你可以把欲望砍了呀,这一点我不认同,我们不寻求过多的欲望,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说基本的欲望还是要满足的。
王阳明最终抛起两家,就是觉得两家想念父母之情,孝敬父母之意,有违良知。违法良知人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你就知道良知其实是欲望,觉得某件事情应该完成从0到1的一个增量满足。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其实快乐是一种更根本的主张。六年前我打破思维的牢笼,想明白了人在选择价值体系的时候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留下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用自由意志改怎么选?
今天我的答案就是按照让你按照快乐的方向去选。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家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哲学最终都是基于让他们自己快乐而提出的。
那些还在虚无主义河流里的人,顺着快乐的方向或者痛苦最小的方向应该能到达快乐的彼岸了。
快乐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存量产生的满足情绪,他最弱的形态是平和。它产生于我们的情绪系统,而情绪系统是可以被理智系统塑造的。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不单可以通过在有限的选择里让自己快乐,还能通过自我修养让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多。
去追求让自己快乐的事物,不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或是准备要做什么,都问问自己。
你快乐吗?

不要和自己失去联系

人是有意向性的生物,所谓的意向性指的是我们的意识总是投射于某些事物。而注意力,则是控制我们的意识作用于何处或者何物的能力。

原来我们说过了一些注意力的特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想说的是注意力的对象之一,也即我们自己。

注意力绝大多数时候会将意识带离自我,或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或被内在的观念所俘获。无论那一种都会将我们带离“我们”,进而陷入一种无明的境地。

无明前面的文章里我提到了几次,它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失察。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行、听不见自己的心声,犹如上了发条的机器,无意识的推进着自己。

我们说这就是和真实的自己失去了联系,甚至和真实的世界失去了联系,犹如梦游一般。

忙碌的生活是如此,亢奋的集体是如此,破旧的文化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毒,一种把人变成行尸走肉的病毒,看看周围的世界吧。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追逐什么嘛?

你的内心真的认可你的追逐嘛?

你有多久没有听听他的声音了?

当一个人与自己失去了联系,他就把自己交了出去,被某种自我之外的事物所牵引。

好一点就是无意识的行尸跟着意识流四处漂泊,差一点就是尽职的机器人任由领袖遥控。

只要我们的内心还在呐喊,那怕是极其微弱的声音,我们都还有觉醒启蒙的可能。

而当我们的声音还在对我们的行为发出不满的怒吼,而不是满足的快乐之中。

我们就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一驱动力,我们就还在被外力驱使着,或者说我们并不自由。

真正的第一驱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和自己保持联系才能听见他。

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才能去自由的做存在的选择,赋予自己生命非凡的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一省,我在做什么?

二省,我想做什么?

三省,我该做什么?

此之谓,心外无物。

哲学与面包

我第一次读与西方哲学有关的书是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来源于他在台湾大学上的哲学入门课。

这本书里对一些西方主流哲学家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把人引领进哲学大门的同时,也在试图解释哲学是什么。

时隔多年我已经不记得他在这本书究竟讲了些什么,除了他对哲学的那一个比喻。

如果生活是块面包,哲学就是调味料。

那时的我还在读大二,生活简单得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和考试。一切都还在既定的轨道之中,没有太多的自主性,故而也没有太多需要调味的地方。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哲学有着浓厚的爱好,并不是为了改变生活,而仅仅是想理解生活、理解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对我来说,我这块面包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吃这块面包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忘记了这个比喻,当然也忘记了那一本书。直到后来,我理解到这种以本质论及目的论看待生命的视角是荒谬的。一来是我们看不清,二来就是我们的自由意志赋予了我们选择的权力也既反叛一切既定安排的能力。

我们无法理解面包为何而来,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吃着面包。但是我们能不断地塑造这块面包,让它更能符合我们的口味。

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确实是生活这块面包的调味料,甚至还能是原料——把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前几天在和女票散步的时候,谈及最近正在看的《存在主义咖啡馆》,说起胡塞尔和现象学。

在复述了好多书里的观点后,女票提了一个问题,但是这些有什么用呢。

对我来说,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哲学有什么用呢?它仅仅只能作为一种智识的乐趣嘛?或者更高级的脑筋急转弯?

在我看来,理解自我和世界是它最大的公用。但这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的答案。有什么价值是它能带给每一个人的呢?

顺着这几个问题,我也就想起了最开始说的傅佩荣的那个描述——它是生活的调味料。

生活是每一个生存着的人的必然经历。每天你都必须去吃这个面包,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知道这么说很多人还是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就具体一点,用上面提到的现象学来试着改变一些面包的味道。

先看看我们的调味料——现象学,现象学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它的核心方法是,描述现象。这里的描述是有特定要求的,就是要悬置判断的描述。判断就是那些我们主观做出的结论,比如看到天空乌云密布就觉得对下雨。而现象指的是事物呈现给你的原始信息,比如一本书的质感、颜色、重量等等。

结合在一起,悬置判断的描述现象。

下面来看看我们有的一些面包。

第一个面包和我们自己有关,当我们准备换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可能会呈现出三种状态。1,对找到新工作的极度乐观;2,对找到新工作的极度悲观;3,对找到新工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三种情况都是基于判断得出的,这是对未来的一种超前反映。这种反映会对我们的现存状态造成影响,按照现象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摒弃这种观点,去客观的观察当下就业市场反馈出来的现象。可以是收集数据,也可以通过自身实际参与获得实际情况。悬置判断的同时,我们没也悬置判断产生的情绪。

仔细品味这个过程,像不像佛教倡导的活在当下?像不像是正念冥想对受想行识的干预?

第二个面包和他人有关,我们总会对人和事产生预期。预期骗子兑现诺言、预期方便面煮出来能和包装一样肉蛋俱全。通过悬置判断,我们去观察可以发现,骗子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守承诺、方便面开出来就一个面饼和几包调料。若我们悬置判断、降低预期,不上当受骗不说,及时止损和安心吃面还是可以办到的。

像不像中国智慧里的“听其言,观其行。”

第三个面包和世界有关,大多数人会觉得世界有一套法则,有时也会觉得人和人都用共通的特性,一般来说是好的特性。比如天道酬勤、父母一定会爱子女,政府一定好吧打住。当我们悬置了这种判断,去认真的观察现实世界、去留意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我们会发现没有绝对的共通的准则,也可以说没有绝对的观念共同体。只有变化万千的具体场景以及千差万别的个人,我们悬置这些判断,去理解每一个具体的场景、去考察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深处的世界,也即其真实的运作情况进而做出更贴合实际的生活决策。

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吧。

哲学作为诸多学科的源头,同时也是顶尖智慧的集合。各家之言各有选择、各有侧重,正如不是所有的调味料之间都能混出好味道一般,很多哲学观点也是不相容的。所幸,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只有一个。用什么调味料更多的看个人的口味和所经历的人生以及想要的生活。

哲学能改变生活的味道,是因为它提供了让你理解诸多问题的方法,很多时候当理解了问题的来源,解决方法也就显而易见。

这是哲学最一般的功用,适用于绝大多数不喜欢生活味道的人。

而对哲学应用的极致,就是将哲学作为生活方式。这时哲学就不再仅仅是调味料,它也成了生活的原材料。

它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它。